[实用新型]一种耳机装配件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7317.8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477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廖健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高宝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528311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耳机 装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音频处理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耳机头面板部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耳机装置中,目前绝大多数(大约99%以上)的耳机耳塞都属动圈耳机,其原理类似于普通音箱,处于永磁场中的线圈与振膜相连,线圈在音频信号电流的驱动下带动振膜发声,音频信号电流经过线圈切割磁力线,从而带动振膜一起振动发声。现有耳机装置的优点是制作相对容易,线性好、失真小、频响宽。
但现有技术的耳机装置中,由于音频信号特点会有不同的灵敏度(单位为dB)变化,尤其是收听的音乐播放设备和播放输出的音质不同,通过耳机收听时,可能会存在突然出现的高分贝音频信号,收听日久后会导致人耳的损害。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耳机装配件,在耳机连接线路中设置限制控制电路元器件,实现对超过预定灵敏度的音频信号进行限制输出,从而实现对人耳的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耳机装配件,其包括一前罩,具有多个透音孔;在所述前罩后设置有一振片,通过一音圈支撑在一华司及一磁铁上,所述磁铁装配在一胶圈内;其中,所述胶圈中央设置有一后壳,用于纳置一后盖,在所述后盖内设置所述音圈、华司及磁铁;在所述胶圈环壁上还装配有一PCB板,在该PCB板上的信号线路之间并联有两个极性相反设置的二极管,并串联一电阻,用于滤波。
所述的耳机装配件,其中,所述PCB板设置为梯形片板,装配在所述胶圈的环壁上。
所述的耳机装配件,其中,所述PCB板上设置有两个分离的导电印刷片,并在该两个导电印刷片之间焊接设置所述两个二极管;并在该两个导电印刷片上都设置有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
所述的耳机装配件,其中,所述音圈围绕所述华司设置;所述音圈并连接所述PCB板的输出接头。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耳机装配件,由于采用了极性相反并联接入的二极管,将较高音量和频率的音频信号电流进行了过滤,通过简单的电路实现了对人耳的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装配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a和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PCB板印刷电路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装配件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耳机装配件具体实现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加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耳机装配件,如图1所示的,其包括一前罩11,其上具有多个透音孔111;在所述前罩11的后侧设置有一振片12,通过一音圈162支撑在一华司13及一磁铁14上,并装配在一胶圈15内,所述胶圈15内设置有后壳部151,用于盛纳所述音圈162、华司13及磁铁14,所述音圈162、华司13及磁铁14纳置在一后盖152后安放在所述后壳部内;并在该环圈的壁上设置有一梯形PCB板17;所述音圈162连接所述振片12设置,并围绕所述华司13,其两个接头分别连接在输入的音频信号电流上。
这样,通过输入音频信号电流的变化,将在所述音圈内产生不同的磁场变化,该磁场变化通过与所述磁铁14的磁性吸力发生变化,导致整个振片12的振动过程,如此,就可以将声音进行还原。上述耳机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所熟知,因此,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耳机头中,还在所述胶圈15上装配有所述PCB板17,该PCB板设置为梯形片板,可安装在所述胶圈的环壁内,如图2a和图2b所示,在该PCB板17上的信号线路之间并联有两个极性相反设置的二极管171,用于限制超过预定灵敏度的音频信号输出。
所述PCB板的输入接头和输出接头设置在两个导电印刷片173上,用于连接外部音频播放设备和音圈,该导电印刷片173由覆铜层形成,如图2a所示,在其上设置有多个镀绿油区域172;本实用新型所述耳机耳塞头可以适配任何外观样式的耳塞后罩,从而形成不同款式的耳机,并通过耳机连接线连接耳机插头,以便插置入对应音频播放设备的耳机插孔中。
所述两个导电印刷片173相挨靠设计,在该两个导电印刷片173之间焊接设置所述二极管;在该两个导电印刷片上再分别设置输出接头,如图图2b所示的,两个二极管D1和D2极性相反的并联在所述导电印刷片173之间,音频输入接头焊点IN1与连接音圈的输出接头焊点SP1之间还设置有一电阻R1;接地信号的输入接头焊点GND1和输出接头焊点GND2设置在另一侧的导电印刷片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高宝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高宝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7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