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卡套式快速拆装接头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7490.8 | 申请日: | 2008-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446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黄欣;杨正锋;吴继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7/12 | 分类号: | F16L3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000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卡套式 快速 拆装 接头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学纤维纺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醋酸纤维纺丝组件的一种卡套式快速拆装接头。
背景技术
醋酸纤维通常采用干法纺丝,由于纺丝原液中的杂质在原液制备过程中不可能完全过滤干净,造成纺丝组件中的滤网网孔经常阻塞,必须频繁地更换,这就必须将整套纺丝组件拆卸下来,然后尽快把备用组件装上。目前,醋酯纤维干法纺丝组件的连接方式有以下两种:一是纺丝组件与纺丝原液输送管间由细牙螺纹连接,加聚四氟乙烯垫进行端面密封。二是纺丝组件接头直接插入原液输送管,再用两个紧定螺钉固定。上述方式存在下列缺点:一是方式一中由于组件是垂直安装,旋转拆装时细牙螺纹旋合圈数较多,时间较长,不论旋入还是旋出,还须时刻防止密封垫跌落,拆装时间长会直接导致纺丝物料的耗损加大。二是方式二中螺钉定位不准确,且需随时携带螺钉的紧固扳手,操作不便。三是由于每个纺丝组件每天均需更换两次以上,频繁的拆装必然会导致螺纹部分的磨损,而使纺丝组件接管及原液接管报废,以上两种连接方式的使用寿命通常不超过8个月,而一个中等纺丝车间纺丝位的个数在400~600之间,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备件的耗损,直接提高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这一领域中现有连接方法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拆装速度快、操作简便、使用寿命长的纺丝组件的卡套式快速拆装接头。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纺丝组件的卡套式快速拆装接头主要由原液接管、卡套、O形密封圈及上组件体所组成。原液接管上端与纺丝液输送管道连接,下端为带定位台阶的圆柱体,圆柱体插入到上组件体上部的内孔中,并在原液接管下端的圆柱体上设有沟槽,内置O型密封圈。卡套为方形,开有贯通的U形缺口,U形缺口的上下两端均设有U形挡边,上档边卡住纺丝原液接管台阶的上平面,下挡边卡住上组件体台阶处的下平面。纺丝组件通过上组件体与卡套接头相连,上组件体上部为圆柱形,内孔与原液接管相配合,外圆与卡套的U形缺口相配合。卡套式接头由O形密封圈密封,利用卡套上下挡边的距离来实现对纺丝组件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可缩短组件拆装时间,提高组件接头的使用寿命,降低纺丝原液的耗损。经测试,采用卡套式快速拆装接头单人操作更换一套组件平均所需的时间为15秒钟,而细牙螺纹式接头需65秒钟,紧定螺钉式接头需78秒钟。采用卡套式快速拆装接头的平均使用寿命为18个月,而细牙螺纹式接头平均使用寿命仅为8个月,紧定螺钉式接头平均使用寿命仅为6个月。假设纺丝车间纺丝位的个数为600位,则与细牙螺纹式接头相比,每月可减少废料15吨。与紧定螺钉式接头相比,每月可减少废料20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A-A处的剖面图。
图中:1.原液接管,2.卡套,3.O形密封圈,4.上组件体。
具体实施方式
卡套(2)为方形,不锈钢材质,上下方向开有贯通的U形缺口,U形挡边分布在U形缺口的上下两端,上档边卡住纺丝原液接管(1)台阶的上平面,下挡边卡住上组件体(4)台阶处的下平面,使原液接管(1)和上组件体(4)不能上下移动。原液接管(1)上端通过管螺纹与纺丝液输送管道连接,下端为圆柱体,圆柱体上方带有定位台阶,圆柱体插入到上组件体(4)上部的内孔中,圆柱体中部设有沟槽,O型密封圈(3)放置在沟槽内。纺丝组件通过上组件体(4)与卡套接头相连,上组件体(4)上部为圆柱形,内孔与原液接管(1)相配合,为了拆卸方便,一般推荐小间隙配合;外圆与卡套(2)的U形缺口相配合,一般采用中等间隙配合,以方便卡套(2)能轻松地插入或抽出。
安装纺丝组件时,先将O形密封圈放置到原液接管下端的圆柱体上的沟槽中,再将纺丝组件上组件体的接管插入到原液接管下端的圆柱体上,再将卡套沿缺口方向插入,使卡套的两个边分别挡住纺丝原液接管台阶的上平面和上组件体台阶处的下平面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邵阳纺织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74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向止逆轴承
- 下一篇:油气管道泄漏监测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