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式贮热内胆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7515.4 | 申请日: | 2008-04-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110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16 |
发明(设计)人: | 查荣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查荣生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65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换热式贮热 内胆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式热水器的贮热水箱。
背景技术
换热式热水器的容器内通常以盘管换热。换热盘管的直径决定流量,其管壁厚些有利于承压,然而厚管壁将降低换热效果,为此,盘管长度就得大增,然而盘管长度大增又将减小热水的流量,较难兼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热式贮热内胆,目的在于以容器(内胆)内的输水水管制作的非盘管换热器取代盘管换热器,以提升取热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数根(至少2根)较小直径的输水水管作为支管并联起来,支管的两端头分别连接于较大直径的集管之上,以此制成的换热栅或(至少2片)换热栅串连的换热栅组置于容器的贮热介质里,换热栅的一根集管进自来水,另一根集管出热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较小直径的输水水管承压能力强,适当减小其壁厚既不影响承压又有利于热量交换,以及并联起来后既能增加流量又能保证所需的换热面积,还缩短了管路。因此,取热效果大大优于换热盘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图2是单片换热栅和(至少2片)换热栅串连的换热栅组;
图3、图4是换热栅组分别应用于立式和卧式热水器贮热内胆的示意图。
图中,1.进水口;2.出水口;3.集管;4.支管;5.容器(带有加热源)。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依照流量、换热温度和承压要求确定集管(3)的直径和壁厚,在集管(3)的侧面开孔,其孔径应小于集管(3)的直径,并有利于连接支管(4)时密封所需,每片换热栅的集管(3)为2根,支管(4)的数量视总的热交换面积和流量的需要定。集管(3)的两个端口需封闭其中之一,另一个作为进水口(1)或出水口(2)。换热栅的进水口(1)和出水口(2)可以互换。集管(3)与支管(4)为金属或塑料等非金属材料制作。
如图2,当换热面积或者容器(5)的容积尺寸需要时,可以将多片换热栅串联或并联成换热栅组,串联时应注意集管端头的连接方向(如图)。
如图3、图4,换热栅或换热栅组置于贮热内胆里时,其进水口(1)和出水口(2)从容器(5)的容器壁或端部穿出,也可以从容器(5)的上方穿出。容器(5)内灌有水或其它贮热介质,并且带有加热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查荣生,未经查荣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75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