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座便器自动排水、除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8710.9 | 申请日: | 200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30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姜振雁;张纲耀;赵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振雁;张纲耀;赵强 |
主分类号: | E03D1/28 | 分类号: | E03D1/28;E03D5/10;E03D9/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4200***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座便器 自动 排水 除臭 装置 | ||
1.一种座便器自动排水、除臭装置,安装在座便器主体(1)上,其特征在于:该装置由排水器(2)、除臭器(3)、人体感应开关(4)组合构成;排水器(2)、除臭器(3)均设置在座便器主体(1)的水箱中,人体感应开关(4)设置在座便器主体(1)的便盖座上;排水器(2)安装在水箱内的排水件(5)上,其驱动端绞接排水件的控制端,除臭器(3)通过吸气管连通座便器主体(1)的淋水圈,通过排气管连通座便器主体(1)的排放端口,人体感应开关(4)的信号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到排水器(2)中电控板的输入端,电控板的输出端也通过导线连接排水器(2)、除臭器(3)中的电驱动机构控制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便器自动排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水器(2)包括密封盒(21)、微电机(22)、摇臂轮轴或齿轮齿条或渐开线轮机构(23)、电控板(24);微电机(22)、电控板(24)设置在密封盒(21)中,电控板(24)的输出端通过导线连接到微电机(22)的控制端,微电机(22)的输出轴连接摇臂轮轴或齿轮齿条或渐开线轮机构(23),摇臂轮轴或齿轮齿条或渐开线轮机构(23)设在密封盒(21)外,输出端绞接排水件(5)的控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便器自动排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除臭器(3)包括风盒(31)、供液杯(32)、吸气管(33)、排气管(34);风盒(31)上设有液体注入口、吸气口和排气口,倒置的供液杯(32)杯口连接在风盒(31)的液体注入口上,吸气管(33)的一端连通在风盒(31)的吸气接口上,另一端连通在座便器主体(1)的淋水圈上,排气管(34)的一端连通在风盒(31)的排气接口上,另一端连通在座便器主体(1)的排放端口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座便器自动排水、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盒(31)包括风盒体(311)、风盒盖(312)、离心风机(313)、逆止风阀上盖(314)、配重锤(315)、阀盖后仰顶点(316)、上盖绞接架(317)、逆向止气阀片(318)、液体槽(319)、内插止口(320)、液体注入口(32)、吸气口(322)、排气口(323);风盒体(311)为一端开口的箱体,内设离心风机(313)、逆止风阀上盖(314)、配重锤(315)、上盖绞接架(317)、逆向止气阀片(318)、液体槽(319)、吸气口(322)、排气口(323);其中,离心风机(313)的排风口(324)向上穿过密封液体槽(319),对应逆止风阀上盖(314),逆止风阀上盖(314)的一端绞接在上盖绞接架(317)上,浮动封闭离心风机的排风口(324),配重锤(315)安装在逆止风阀上盖(314)内侧箱底上;风盒盖(312)为一端开口的阶梯箱体,箱体低端上留有液体注入口(321),高端内壁对应逆止风阀上盖外侧处,设有阀盖后仰顶点(316),风盒盖(312)的开口端设有内插止口(320),风盒盖(312)通过该内插止口插入风盒体(311)直口的内侧并封闭连接后,浸没于液体内,封闭风盒体(311)的开口端构成箱型风盒(31);设置在液体槽(319)中的逆向止气阀片(318)套装在液体注入口(321)上,浮动封闭液体注入口(3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振雁;张纲耀;赵强,未经姜振雁;张纲耀;赵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87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