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8935.4 | 申请日: | 2008-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98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33/08 | 分类号: | G11B33/08;G11B3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俊波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存 元件 模块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尤指应用于网络附属储存系统(NAS)上,并具有较佳的防震、散热效果,且能便利性地以模块化方式扩增储存元件的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电脑或服务器皆设有储存元件(如硬盘等),用以作为资料的存取,但由于储存容量扩大的不便性及储存方式的限制,近来一种网络附属储存系统(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的运作使用已逐渐兴起,该网络附属储存系统(NAS)为一种将储存元件依附于网络架构上,利用网络共通协议将储存空间分配至网络上的服务器或是工作台,而以数据文件分享型态在网络出现,因此,就其网络应用观之,网络附属储存系统(NAS)类似一般的服务器,对客户端就有如一大型档案服务器一般。由于网络附属储存系统(NAS)具有可以扩大储存的空间及透过网络方式进行资料存取的优点,而得以解决储存空间扩大及存取方式不便等的缺失。
此类大型储存设备由于需保持储存运作的稳定,其硬盘通常设予较佳的保护环境,如结合防震、散热等相关整体设施,因此当欲增加硬盘数量以扩大储存容量时,由于该硬盘受到容置空间限制,故需将原有的容置硬盘的空间重新更换为较大的空间,而无法直接以附加方式扩增其容置硬盘的空间,以方便增加硬盘数量,如此一来,会导致储存容量扩增时的不够弹性灵活及成本的耗费,不利网络附属储存系统(NAS)的发展应用。因此,如何改善现有此类储存设备该些缺失问题,实为业界应努力解决、克服的重要方向。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人有鉴于现有储存设备其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未臻理想的事实,着手研发其解决方案,希望能开发出一种更具便利性、经济性且能弹性灵活附加的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以服务社会大众及促进此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其能使储存元件以模块化及便利性的方式扩大储存容量,进而积极提升其应用上的经济效益及产品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其能使储存元件赋予较佳的防震、散热效果工作环境,进而提升其储存操作的稳定性及安全性。
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是提供一种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至少包括:一控制装置,其包括有一机板,该机板上设有至少一定位板及通过该定位板与该机板所形成的定位空间;一储存元件,其固定于该定位空间内,该储存元件上套设有防震元件;一壳体,其组套于该储存元件外,该壳体上设有相互对应的连结装置;一通风装置,其罩设于该壳体外侧,该通风装置包括有一通风本体,该通风本体上设有一相连通的通风道,且该通风道的一端设有一通风口。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至少包括:一储存元件及套设于该储存元件外侧的防震元件;一壳体,组套于该储存元件外侧,该壳体上设有一与其它壳体以模块化组合的连结装置。
根据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效果是显著的:本实用新型利用储存元件的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储存元件的储存容量扩大操作,并使其操作具有便利性及经济性,同时也赋予储存元件较佳的防震、散热效果工作环境,进而积极提升其储存操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及提升其应用上的经济性、产品竞争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示意图三。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架设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架设组合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模块化操作应用示意图。
图号对照说明
储存元件的模块化结构1 控制装置10
储存元件20 壳体30
通风装置40 机板11
连接器元件110 定位板12
定位空间13 嵌缺口121
定位插槽111 扣缺口122
定位螺柱112 固定板14
连接器141 固定孔142
夹置板15 端板16
固定孔161 壳体30A、30B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世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89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