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组合式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8956.6 | 申请日: | 2008-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3373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31 |
发明(设计)人: | 刘家昕;高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M11/20 | 分类号: | F16M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支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支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扩充机制的组合式支撑装置,以用于支撑不同数量的物件。
背景技术
如图1及图2所示,一般支撑装置100包含有二可移动地相接合的脚座1,各脚座1包括有一座本体11、及分别由座本体11内侧横向朝内凸伸且相间隔的一第一滑接件12与一第二滑接件13。第一滑接件12具有二间隔设置于顶壁121的弹臂122,各弹臂122具有一第一臂部123、一第二臂部124及多个定位凸齿125,第一臂部123一端与顶壁121相连接,第二臂部124连接于第一臂部123另一端用以供按压,定位凸齿125则凸设于第一臂部123顶面。第二滑接件13具有多个定位槽132,及多个邻近于底端的挡止部133,所述定位槽132是形成于顶壁131内壁面。
组装两脚座1时,将左侧脚座1的第一滑接件12穿设于右侧脚座1的第二滑接件13内,以及右侧脚座1的第一滑接件12穿设于左侧脚座1的第二滑接件13内,使得各第一滑接件12的弹臂122的定位凸齿125卡掣于各第二滑接件13的定位槽132,以及各第二滑接件13的挡止部133抵接于各第一滑接件12底端,此时即完成两脚座1的组装。支撑装置100在使用时,可将两脚座1的座本体11相互靠近推移,以缩小两座本体11之间的间距,或是将各弹臂122的第二臂部124下压,使各弹臂122的定位凸齿125脱离定位槽132,即可将两脚座1的座本体11朝相反方向外拉,以增加两座本体11之间的间距。
如图3及图4所示,电脑主机2可通过两组支撑装置100一前、一后的配置而撑立于一平面(图未示)上,各座本体11的支撑部111支撑于电脑主机2底面,各支撑装置100是以两座本体11的限位部112夹持于电脑主机2的左、右两侧,由此,使各支撑装置100能稳固地支撑电脑主机2。然而,当多个电脑主机2并列配置且通过支撑装置100撑立于平面时,会占据很大的空间,且电脑主机2与支撑装置100共同占据的宽度H会随着电脑主机2的数量增加而递增。此外,为撑立一电脑主机2时,需同时使用两组支撑装置100(即四个脚座1),由于各支撑装置100并无扩充机制的设计,因此,欲撑立的电脑主机2数量愈多时,所需使用的脚座1数量也随之递增,导致支撑装置100制造成本的提高、运费的增加,以及大量占据库存空间的问题。
另外,中国台湾专利第M315001号(申请号为95222640)专利案所揭露的组合式支撑装置,同样无扩充机制的设计,故欲撑立的电子设备数目愈多时,所需使用的脚座数量也随之增加,仍会导致制造成本的提高、运费的增加,以及大量占据库存空间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扩充机制的组合式支撑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使用时可减少占据的空间,并可降低制造成本的组合式支撑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手段来实现的,依据本新型所揭露的组合式支撑装置,适用于支撑至少一物件,组合式支撑装置包含一基座及二脚座。
基座包括一座体,及二分别由座体两相反侧朝相反方向横向延伸的滑接件,二脚座设置于座体的两相反侧且分别与二滑接件相接合,各脚座可沿着各滑接件滑移以调整与座体之间的间距,使各脚座与基座的座体得以支撑物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手段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组合式支撑装置,座体具有一与各滑接件垂直的板件,各脚座包括一与板件相间隔并与板件夹持物件的限位件。
前述的组合式支撑装置,座体具有二高度高于各滑接件高度的第一支撑件,各脚座包括一与各第一支撑件高度相当的第二支撑件,各第一支撑件与各脚座的第二支撑件用以支撑物件。
前述的组合式支撑装置,二滑接件分别为呈长形状的一第一滑接件与一第二滑接件,二脚座中的一脚座包括一与基座的第二滑接件相接合的第一滑接件,而另一脚座则包括一与基座的第一滑接件相接合的第二滑接件。
前述的组合式支撑装置,各第二滑接件具有多个横向延伸的定位槽,各第一滑接件具有一弹臂,弹臂包括一可与一选择位置的定位槽卡掣的定位凸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89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刨机
- 下一篇:蚀刻光刻基片的改进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