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座一体型壳体及利用该底座一体型壳体的电容麦克风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9079.4 | 申请日: | 2008-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72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韩景九;李钟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R19/01 | 分类号: | H04R19/01;H04R19/04;H04R1/02;H04R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韩国仁***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体型 壳体 利用 电容 麦克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容麦克风,具体地说,涉及声孔上形成有网眼的底座一体型壳体及利用该底座一体型壳体的电容麦克风(BASEINTEGRATED CASE AND CONDENSER MICROPHONE USING THE SAME)。
背景技术
通常,广泛使用于移动通信终端或音响等的电容麦克风由如下部分构成:偏压元件;一对膜片/背板,其用于形成与声压(sound pressure)对应地变化的电容器(C);以及场效应晶体管(JFET),其用于缓冲输出信号。这种典型方式的电容麦克风通过如下方式制造:在一个壳体内一体组装振动板、隔环、绝缘环、背板、导电环和印刷电路板(PCB)之后,将壳体的末端卷曲(curling)。
并且,如图1a所示,一般的电容麦克风壳体11形成有多个声孔11a,为了防止外部灰尘等通过声孔11a流入到麦克风内部而导致音质下降,如图1b所示,在组装完毕电容麦克风之后,将无纺布19附着于麦克风壳体11外部。图1b中未说明的附图标记12为振动板、13为间隔物、14为第一底座、15为背板、16为第二底座、17为PCB。
但是,在将无纺布19附着于麦克风壳体11外部的情况下,不仅需要追加用于附着无纺布19的制造工序,而且还存在无纺布露出所带来的不便,为了解决这种问题,如图2所示,提出了在麦克风壳体21的声孔21a上一体形成网眼(mesh)的壳体。
但是,为了在麦克风壳体21的声孔21a上直接形成网眼,在制造工序上优选使壳体厚度较薄,但像这样使壳体厚度较薄时,存在壳体的支撑强度降低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底座一体型壳体及利用该底座一体型壳体的电容麦克风,其中,在该壳体的声孔上直接形成网眼,同时能够增强壳体的支撑力,壳体和绝缘底座成为一体,从而改善了组装工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底座一体型麦克风壳体,其特征在于,该底座一体型麦克风壳体由如下部分一体构成:金属材料的壳体,该壳体为一面开口的筒形,在底表面的中央部分设有声孔,该声孔上形成有网眼,在上述底表面的周边部形成有树脂通过孔,该树脂通过孔用于在形成绝缘底座时使树脂通过;面支撑部,该面支撑部采用嵌入射出成型(Insert Injection Molding)方式与上述壳体一起成型,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底表面外侧;以及侧壁绝缘部,该侧壁绝缘部成型在上述壳体内部,起到绝缘底座的作用。
上述树脂通过孔设有至少一个,优选为四个,上述形成有网眼的声孔借助支撑台增强上述网眼的支撑力。
并且,为了实现如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容麦克风,其特征在于,该电容麦克风具有:底座一体型麦克风壳体,该底座一体型麦克风壳体由金属材料的壳体、面支撑部以及侧壁绝缘部一体构成,该壳体为一面开口的筒形,在底表面的中央部分设有声孔,该声孔上形成有网眼,在上述底表面的周边部形成有树脂通过孔,该树脂通过孔用于在形成绝缘底座时使树脂通过,该面支撑部采用嵌入射出成型方式与上述壳体一起成型,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底表面外侧,该侧壁绝缘部成型在上述壳体内部,起到绝缘底座的作用;振动板,该振动板插入在上述壳体的侧壁绝缘部内侧,借助通过上述声孔流入的声压进行振动;间隔物;背板,该背板借助间隔物与上述振动板相隔一定距离,并与上述振动板对置;导电底座,该导电底座使上述背板向PCB侧导电;以及上述PCB,该PCB借助上述金属材料的壳体与上述振动板电连接,通过上述导电底座与上述背板连接。
附图说明
图1a是示出现有电容麦克风壳体的图。
图1b是示出现有电容麦克风的侧截面图。
图2是示出现有电容麦克风壳体的另一例的图。
图3a至图3c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麦克风壳体的图。
图4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麦克风的一例的侧截面图。
图5是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电容麦克风的另一例的侧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底座一体型壳体 112:壳体
112a:形成有网眼的声孔 112b:树脂通过孔
114:支撑件 114a:侧壁绝缘部
114b:面支撑部 120:振动板
130:间隔物 140:背板(back plate)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宝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90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身后围板
- 下一篇:一种获得源代码中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