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保险丝插座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09542.5 | 申请日: | 200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73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廷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奇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20 | 分类号: | H01H85/20;H01H8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 瑾;王黎延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丝 插座 改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双保险丝插座改良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如图4及图5所示,为一般公知双保险丝插座100的套环电极60结构,该套环电极60中间部分形成凹槽601,该凹槽601周缘环设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片体602,该片体602以面接触保险丝4,来作为电性连接,虽公知套环电极60能达到电性连接,但仍有下列几点缺失:
1、当保险丝4插入套环电极60时,该套环电极60的片体602虽能接触保险丝4,但却无法有效地全面接触,致使接触面积过小,接点的阻抗必然增加,并且连带地使温度升高。
2、公知套环电极60的片体602均为竖直状,请参阅图5及配合图4,当保险丝4插入公知套环电极60时,公知套环电极60的片体602极易受到保险丝4挤压会向外扩张,经几次插拔保险丝后,向外扩张的片体602几乎已无法确实接触保险丝4而无法使用,况且也容易造成与保险丝4接触不良,故大幅降低了套环电极60的使用寿命,这成为业界相当棘手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降低接点阻抗及减少温升且延长使用寿命的双保险丝插座改良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保险丝插座改良结构,包括有:座体,设有套座,套座内部两侧及底部位置分别设有弓片电极及套环电极,该弓片电极及套环电极与两个保险丝结合而构成电性连接,且该套环电极中间部分形成凹槽,该凹槽周缘环设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片体;闸座,套接在该座体的套座内,该闸座设有两个可插入保险丝的套孔,后端设有至少一个突点;盖板,设有对应于该突点的嵌孔,盖板与闸座通过所述嵌孔及突点结合;其中:该套环电极的片体中段上设有向内弯曲的夹挚保险丝的夹挚曲面部,当保险丝插入时,套环电极与保险丝之间形成面接触。借此降低接点阻抗及温升,且能强化套环电极的片体结构,防止外扩使其延长使用寿命。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双保险丝插座改良结构,利用片体上向内弯曲的夹挚曲面部,以面接触及夹挚保险丝使套环电极与保险丝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故可有效地降低接点阻抗进而减少温升,且利用片体上向内弯曲的夹挚曲面部,能强化套环电极的片体结构,保险丝插入或拔出套环电极时,该套环电极的片体不会受到保险丝挤压而向外扩张,且不会造成与保险丝接触不良,故可以解决该套环电极的使用寿命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保险丝插座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套环电极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插入保险丝的本实用新型双保险丝插座改良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公知双保险丝插座中套环电极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保险丝插入公知双保险丝插座的截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座体 1 套座 11
闸座 2 套孔 21
突点 22 盖板 3
嵌孔 31 保险丝 4
弓片电极 5 套环电极 6
凹槽 61 片体 62
夹挚曲面部 621 双保险丝插座 10
公知套环电极 60
凹槽 601
片体 602
公知双保险丝插座 10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现举一个较佳实施例,应注意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以应用于某一结构的双保险丝插座为例而加以说明,但非以本实施例中所示为限。本较佳实施例及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双保险丝插座立体分解示意图及套环电极截面示意图,本实施例为一种双保险丝插座10的改良结构,包括有:
座体1,设有可套接闸座的套座11,套座11内部两侧及底部位置分别设有弓片电极5及套环电极6,可与两个保险丝4结合而构成电气连接,且该套环电极6中间部分形成凹槽61,该凹槽61周缘环设形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片体62;
闸座2,设有两个可插入保险丝4的套孔21,后端设有适当数量的(至少一个)突点22,可嵌合盖板3;
盖板3,设有对应于突点22的嵌孔31,令盖板3与闸座2结合;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双保险丝插座10的其它基本构成及各部件间的连接关系与公知双保险丝插座相同,故相同之处不再赘述,仅就本实用新型改善之处说明,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奇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奇立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9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醇氨基酸型免冲洗泡沫洗液
- 下一篇:胶原蛋白抗皱面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