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道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09999.6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91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29 |
发明(设计)人: | 易军;王代文;杨宏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3/14 | 分类号: | G01B3/14;G01B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 崇;黄章辉 |
地址: | 617067***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鱼尾板 斜度 检查 样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
背景技术
轨道包括钢轨,钢轨又包括重轨和轻轨。以重轨为例,重轨是指每米公称重量大于30千克的钢轨,火车轨、起重机轨、工业轨和接触轨都属于重轨。是钢轨与钢轨之间纵向连接的连接件,即鱼尾板,也叫接头夹板,以形状对称的两片为一组,与相应规格的钢轨配套使用,是钢轨的主要配件之一。
重轨轨头下颚和轨底上侧斜度的大小直接影响到重轨在上道连接时的鱼尾板卡紧装置能否紧密连接,斜度过大将导致鱼尾板卡紧装置不能卡紧,斜度过小将会导致鱼尾板卡紧装置不能卡到位,在这两种情况下,经过长时间行车使用和来回震动,都将可能使钢轨接头处的鱼尾板卡紧装置松动,甚至掉落造成安全事故。因此,重轨轨头下颚和轨底上侧斜度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作为一项断面形状技术要求加以严格控制。
重轨断面形状比较复杂,为确保重轨的规格尺寸符合标准要求,并按照规程规定,重轨的断面尺寸必须逐支卡量。由于需要样板卡量的项目繁多,会直接影响钢厂的产能,因此,从目前国内生产重轨的厂家保障质量的手段来看,一直采用重轨成品检查样板进行判定。
通常情况下,测量重轨鱼尾板斜度负偏差的样板通常包括两块单独的样板,如图1所示,即上鱼斜负样板和下鱼斜负样板,测量重轨两侧轨头的上鱼斜负偏差和两侧轨底的下鱼斜负偏差,因此,每支重轨的一侧负偏差需要采用两块单独的样板分别进行检测,这样的检测方法既影响生产节奏,又浪费检查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采用现有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对轨道斜度进行检测的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较高检测效率的轨道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轨道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该样板为多边形,该样板为多边形,该多边形至少包括两条相互垂直的第一边a1和第二边a2,其特征在于,该多边形还包括第三边a3、第四边a4、第五边a5和第六边a6,其中,第三边a3和第四边a4位于第一边a1和第二边a2之间,第一边a1、第三边a3、第四边a4和第二边a2的一端依次连接,第一边a1与第三边a3的内夹角α1为156°-159°,第三边a3与第四边a4的内夹角α2为128°-131°,第四边a4与第二边a2的内夹角α3为162.5°-163.5°;第二边a2的另一端、第五边a5和第六边a6的一端依次相连,第二边a2与第五边a5的内夹角α4为154.5°-155.5°,第五边a5与第六边a6的内夹角α5为136°-139°。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达到标准规定的公称尺寸,且标准也规定了一个允许的偏差值,因此,需要采用鱼尾板斜度检测样板对钢轨进行斜度检测。在采用现有的鱼尾板斜度样板进行测量时,每块样板需要反复使用两次,两块样板共需要使用四次。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可以同时检测钢轨轨头的上鱼斜负偏差和轨底的下鱼斜负偏差,减少了测量次数,缩短了检测时间,从而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此外,一块单独的鱼尾板斜度样板的加工费用为103元,在现有技术中加工两块鱼尾板斜度样板的费用也较高,而且样板块数多,容易丢失,丢失其中的一块之后就无法全面地测定重轨鱼尾板斜度,不便于现场管理。本实用新型用一块样板代替原来的两块样板,不但降低了样板的加工成本,而且通过实际操作证实,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不但提高了职工对样板测量速度和准确性,更规范了职工的操作行为,也利于现场的样板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的示意图;
图4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对钢轨成品轨头进行鱼尾斜度检查的示意图;
图5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鱼尾板斜度检查样板对钢轨成品轨底进行鱼尾斜度检查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099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管道气动内对口器对口间隙可调机构
- 下一篇:电子元件的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