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1300.X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910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宪;吴光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宪 |
主分类号: | B32B38/18 | 分类号: | B32B38/18;B32B37/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陈亚屏 |
地址: | 112000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纸箱 纤维 纺织 导入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造纸箱板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纸包装箱由于质量轻、制造容易而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纸箱的强度,尤其是抗撕裂强度低,纸箱的折转处往往被撕裂,造成纸箱损坏报废,从而导致包容物散落,甚至损坏。因此提供一种带有纤维纺织物的纸箱,为了制造带有纤维纺织物的纸箱用板,现有的制造纸箱板的机械不能导入纤维纺织物,需要增加导入纤维纺织物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现有的制造纸箱板的机械上导入纤维纺织物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1、张力调节器2和导引器3,张力调节器2包括带有固定杆4的上臂21、带有固定杆4的下臂23和受力板22,上臂21和下臂23分别通过销轴24装在受力板22上,销轴24上有轴套26,张力调节器2的受力板22装在框架1的通轴12上,导引器3包括套座31和固定杆4,固定杆4装在套座31上,导引器3的套座31装在框架1的通轴13上。使用时纤维纺织带经导引器3的固定杆4,依次通过下臂23的固定杆4、两个轴套26和上臂21的固定杆4进入瓦楞纸和面壁板纸之间;通过改变上臂21和下臂23与受力板22的角度调整纤维纺织带的张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轴套26和/或固定杆4上装有套管5,以减小纤维纺织带移动时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张力调节器2包括两套带有固定杆4的上臂21、带有固定杆4的下臂23和受力板22,两套相对安置,套管5装在相对的两个轴套26和/或固定杆4上,套管5长度等于或稍大于纤维纺织带的宽度,以保证纤维纺织带全宽导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导引器3包括两套套座31和固定杆4,套管5装在两个相对的固定杆4上,套管5长度等于或稍大于纤维纺织带的宽度,以保证纤维纺织带全宽导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张力调节器2和/或导引器3分别用定位顶丝14固定在通轴12、13上,以便固定纤维纺织带在纸箱板上的左右位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框架1上装有刻度尺11,以便纤维纺织带在纸箱板上精确定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定位精确,并可安装多个(组)张力调节器和导引器,一次导入多条纤维纺织带。
附图说明
图1为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正视);
图2为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侧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纸箱板纤维纺织物导入装置,其结构如图1和2所示,包括框架1、四组张力调节器2和四组导引器3:每组张力调节器2包括两套相对安装的带有固定杆4的上臂21、带有固定杆4的下臂23和受力板22,上臂21和下臂23分别通过销轴24装在受力板22上,并用张紧螺母25固定,销轴24上有轴套26,在相对的两个轴套26和固定杆4上套有套管5,套管5长度等于或稍大于纤维纺织带的宽度,张力调节器2的受力板22用定位顶丝14固定在框架1的通轴12上;导引器3包括两套相对安装的套座31和固定杆4,固定杆4装在套座31上,在相对的两个固定杆4上套有套管5,套管5长度等于或稍大于纤维纺织带的宽度,导引器3的套座31用定位顶丝14固定在框架1的通轴13上;,以便纤维纺织带在纸箱板上精确定位。
使用时,首先用定位顶丝14按框架1上的刻度尺11将张力调节器2和导引器3分别固定在通轴12和13上,且用顶丝14锁定,以确定纤维纺织带在纸箱板上的左右位置。
再将纤维纺织带经导引器3的固定杆4,依次通过下臂23的固定杆4、两个轴套26和上臂21的固定杆4进入纸箱板的所需位置,如瓦楞纸和面壁板纸之间。
最后通过改变上臂21和下臂23与受力板22的角度调整纤维纺织带的张力,并用张紧螺母25锁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宪,未经杨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13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