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脂低温结晶罐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1523.6 | 申请日: | 200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4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臣 |
主分类号: | B01D9/02 | 分类号: | B01D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28000内蒙***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脂 低温 结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即一种油脂低温结晶罐。
背景技术
油脂低温结晶是油脂的除蜡、分提、脱脂等过程均可采用的工艺。其内容是通过降低油脂的温度而把油脂中的蜡质或各种不同的甘三脂或凝固点较高的固态脂结晶而分离开来。特别是葵花油、豆油等食用油里面的蜡质和固态脂,存放过程中会析出絮状物,影响油脂的观感和质量,更需要去除。目前,油脂低温结晶设备是一个冷却罐,罐体周围是双层水冷壁,把油脂放入罐中,并使水冷壁内的水循环,以把油中的热量带走,当油脂降温后蜡质或固态脂即可结晶析出,再通过过滤把晶体分离出来。实践中我们发现,这种冷却罐存在许多缺点。例如:罐壁与中心距离较远,周围降温速度很快,中间却很慢,内外不均。特别是外层晶体容易附着在罐壁上,阻碍热交换的进行,延长结晶时间。为了提高冷却的均匀度,罐内多加装搅拌器,通过搅拌使罐内的油脂轮流接触水冷壁,使油体均匀降温,既能提高降温速度,又能防止罐壁沾挂。可是,这种搅拌也带来了许多弊端,一方面需要搅拌部件和动力装置,需要耗费电能。另一方面搅拌使油脂激烈翻动,不利于晶体的形成,降温后的油脂还需要在静止的状态下存放养晶,延长了占罐时间。为了缩短占罐时间,在冷却罐的旁边还要增加一个养晶罐,冷却后的油脂倒入养晶罐中进行结晶过程。这种方式,需要两个罐,结构和工艺过程都比较复杂,增加了结晶分离的难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操作简便,造价低廉,能耗较低的油脂低温结晶罐。
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油脂低温结晶罐,这种结晶罐也有一个中空的罐体,罐体上也设有进油口和放油口,所不同的是:所说的罐体内设有冷却管。
所说的冷却管是一支反复盘绕的螺旋管,螺旋管的一端是进水管,另一端是回水管,进水管和回水管与水泵或水源构成循环回路。
所说的罐体内腔通过隔板分为多段空腔,隔板上开有多个通孔。
所说的罐体内的各段空腔里均装有多片挡板,挡板平置在多个层面上,上下层间的挡板相互错开排列。
所说的冷却管是由两个以上螺径不同,且与同一支进水管和同一支回水管相通的螺旋管并联套装而成。
所说由两层以上螺径不同的螺旋管构成的冷却管,各层螺旋管首尾相接,进水管与第一层螺旋管的始端相接,回水管与最后一层螺旋管的末端相接。
所说的冷却管是由多支相通的竖管构成。
所说的冷却管是由多片相通的薄壁箱构成。
所说的罐体内的各段空腔均有一个由冷却管构成的循环回路。
所说的冷却管的回水管外接有散热段。
采用上述方案的油脂低温结晶罐,加大了内部的水冷面积,油脂可在相对静止、适度混合的状态下均匀降温析出结晶,因而省略了搅拌器及动力装置,并省略了一个结晶罐,简化了结构和工艺过程,降低了成本和电耗,具有可观的市场前景。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具体结构由以下附图给出: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4是第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5是第四种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6是第五种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7是第六种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8是第七种实施例的局部视图;
图9是冷却液回路示意图;
图10是冷却液回路示意图;
图11是冷却液回路示意图;
图12是冷却液回路示意图。
图中可见:罐体1,进油口2,冷却管3,进水管4,回水管5,放油口6,支架7,空腔8,隔板9,通孔10,挡板11,双层水冷壁12,散热段13,水箱14,水泵15,制冷槽1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八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臣,未经张建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1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轮
- 下一篇:立式钢桶桶身喷涂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