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立式辊磨机缓冲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2208.5 | 申请日: | 200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2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高福义;丛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阳新力源电站矿山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4/28 | 分类号: | B02C4/28;F16F1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郑贤明 |
地址: | 111300辽宁省灯塔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立式 辊磨机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大型水泥生产厂的生料生产线立磨上,用于缓冲磨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冲击力的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泥生产厂生料生产线立磨上,用于缓冲磨辊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径向冲击力的缓冲装置,在缓冲缸部分采用的是弹簧硬性缓冲,由于磨机在运行过程中,磨辊的冲击动作频繁,造成弹簧的使用寿命较低,需要经常维修更换,这些都无疑增加了水泥生产厂家的运营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联动的软性缓冲装置,可以将立式辊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减少至零,使磨辊精确复位。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型立式辊磨机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缸和导向框架两部分,缓冲缸和导向框架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的缓冲缸包括球窝碰块、中间套、皮囊、缸头、活塞杆、缸筒、缸底和变量节流导杆,缸头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缸筒上端与缸头固定连接,缸筒的下端与缸底固定连接,内设空腔的活塞杆与缸筒的内壁活动连接,变量节流导杆的下端与缸底固定连接,变量节流导杆的上端与活塞杆的下端活动连接,缸筒的下腔和变量节流导杆的内腔和活塞杆内的空腔相通,空腔的上端设有皮囊,皮囊与中间套固定连接,中间套与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球窝碰块与活塞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的导向框架包括碰撞导杆、架体和球头杆,碰撞导杆与架体活动连接,架体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碰撞导杆的下端与球头杆活动连接,球头杆与活塞杆上端的球窝碰块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当立式辊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加载到导向框架上的碰撞导杆上,推动碰撞导杆向下移动,通过球头杆与球窝碰块将冲击力加载到缓冲缸的活塞杆上,推动活塞杆向下移动,将缓冲缸的缸筒下腔内的液压油,通过变量节流导杆压缩至活塞杆的内腔,由于缓冲缸内部容积的缩小,使活塞杆内腔的液压油的油压升高,进而压缩已充有一定氮气压力的皮囊,使皮囊内气压升高,从而产生一个反向的推力,来抵消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可以将立式辊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减少至零。当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消失时,推动活塞杆向下移动载荷消失,使缸筒下腔内的液压油的油压瞬间降低,活塞杆内腔内的高压油瞬间通过变量节流导杆和单向阀回流到缓冲缸内部下腔内,推动活塞杆向上移动,进而推动磨辊复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立式辊磨机缓冲装置,包括缓冲缸15和导向框架16两部分。
缓冲缸15和导向框架16通过连接板8固定连接。
缓冲缸15包括球窝碰块4、中间套5、皮囊6、缸头7、活塞杆9、缸筒10、缸底11和变量节流导杆12;缸头7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缸筒10上端与缸头7固定连接,缸筒10的下端与缸底11固定连接,内设空腔14的活塞杆9与缸筒10的内壁活动连接,变量节流导杆12的下端与缸底11固定连接,变量节流导杆12的上端与活塞杆9的下端活动连接,缸筒10的下腔13和变量节流导杆12的内腔和活塞杆9内的空腔14相通,空腔14的上端设有皮囊6,皮囊6与中间套5固定连接,中间套5与活塞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球窝碰块4与活塞杆9的上端固定连接。
导向框架16包括碰撞导杆1、架体2和球头杆3,碰撞导杆1与架体2活动连接,架体2与连接板8固定连接,碰撞导杆1的下端与球头杆3活动连接,球头杆3与活塞杆9上端的球窝碰块4活动连接。
实际使用时,皮囊6内充满一定压力的氮气,缸筒10的下腔13内充满液压油。当立式辊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加载到导向框架16上的碰撞导杆1上,推动碰撞导杆1向下移动,通过球头杆3与球窝碰块4将冲击力加载到缓冲缸的活塞杆9上,推动活塞杆9向下移动,将缸筒10下腔13内的液压油,通过变量节流导杆12压缩至活塞杆的内腔14,由于缓冲缸内部下腔13容积的缩小,使活塞杆内腔14的液压油的油压升高,进而压缩已充有一定氮气压力的皮囊6,使皮囊6内气压升高,从而产生一个反向的推力,来抵消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当磨机运行时磨辊产生的径向冲击力消失时,推动活塞杆9向下移动载荷消失,使缸筒10下腔13内的液压油的油压瞬间降低,活塞杆内腔14内的高压油瞬间通过变量节流导杆12和单向阀回流到缓冲缸内部下腔13内,推动活塞杆9向上移动,进而推动磨辊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阳新力源电站矿山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辽阳新力源电站矿山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22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