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腔冲厕水箱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3466.5 | 申请日: | 200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8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建良 |
主分类号: | E03D5/09 | 分类号: | E03D5/09;E03D1/30;E03D1/012;E03D11/11;E03C1/12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韩 辉 |
地址: | 110003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腔冲厕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座便器水箱,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以利用废水冲厕的双腔冲厕水箱,是对现有建筑物的墙体结构的改进,属于卫生洁具制作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市售的座便器水箱均为单腔体,采用浮球杠杆原理制造,利用浮球的升降,带动与杠杆连动的针阀机构,开关自来水的进水口,实现水箱的水位自动控制。为了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废水,市场上又出现了可以利用废水冲厕的座便器水箱。例如公开号为CN101074568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一种座便器水箱》、公开号为CN2627072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废水利用座便器水箱》和公开号为CN2359354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节水型双箱式座便器水箱》等。然而这种水箱存在的不足是:废水与净水的利用难以控制,要么废水得不到利用,要么光使用废水造成水箱积垢变臭,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双腔冲厕水箱。该双腔冲厕水箱可以做到废水与净水交替使用,既能充分利用废水,又保障了水箱的清洁,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冲厕力强与节水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是:这种双腔冲厕水箱包括有按钮、按钮杆、浮子、水排出阀、自来水入口及自来水排出口,其特点是水箱内设有腔隔,将水箱内部分为净水腔和废水腔,其中
所述的净水腔由净水按钮及净水按钮杆、尾水入口、自来水排出阀、自来水浮子、自来水入口及净水排出口组成,其中净水腔的侧壁上设有尾水(尾水为洗浴等用热水前的冷水头和净水机排放的浓缩水)入口,净水腔内设有可沿立杆做上下移动的自来水浮子,该自来水浮子通过牵引杆与设置在净水腔内底部上的自来水排出阀相连接,净水腔内底部还设有通往水箱出水口的净水排出口,净水排出口上设有净水排水塞,净水腔一侧的水箱盖上设有净水按钮,净水按钮的下端与净水按钮杆的顶端相连接,净水按钮杆的下部套有浮子筒,净水按钮杆的底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净水排出口上的净水排水塞相接;
所述的废水腔由废水按钮及废水按钮杆、废水入口、废水排水塞组成,其中废水腔的侧壁上设有废水入口,废水腔内设有溢流管,溢流管的顶端设有浮子,溢流管的底端设有胶塞并与水箱出水口直通,浮子通过牵引杆与溢流管底端的胶塞相接,废水腔内底部还设有通往水箱出水口的废水排出口,废水排出口上设有废水排水塞,废水腔一侧的水箱盖上设有废水按钮,废水按钮的下端与废水按钮杆的顶端相连接,废水按钮杆的下部套有浮子筒,废水按钮杆的底端与连杆的一端铰接,连杆的另一端与废水排出口上的废水排水塞相接。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的净水按钮杆的上部套有净水定盘,净水定盘下与弹簧的上端相连接,该弹簧的下端支撑在腔隔净水腔一侧的固定架上,净水定盘的一端与铰接在腔隔上端的净水动盘的一端相接;所述的废水按钮杆的上部套有废水压盘,废水压盘下与弹簧的上端相连接,该弹簧的下端支撑在腔隔废水腔一侧的固定架上;所述的净水动盘的另一端与废水按钮杆上部套的废水压盘的一端相接。
在按下废水按扭时废水压盘向下移动并与净水动盘一端斜面切过,当废水按扭回位时废水压盘一端与净水动盘一端相顶,使净水动盘另一端下压并压净水定盘及净水按扭杆下移,达到在废水按扭回位的同时能及时自动打开净水排水塞排出部分净水后自动关闭的目的,当然也可直接按下净水按扭,使净水定盘及净水按扭杆下移,打开净水排水塞排出部分净水冲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做到在按下废水按扭时废水排出,在废水排放完毕按扭回位的同时能及时自动打开净水排水塞排出部分净水后自动关闭,当净水没能冲刷完全时还可手动按下净水按扭冲厕,具有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冲厕力强与节水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给出的双腔冲厕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这种双腔冲厕水箱内部设有腔隔1,将水箱内部分为净水腔2和废水腔3,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建良,未经杨建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34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