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在审
申请号: | 200820014041.6 | 申请日: | 2008-07-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2142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15 |
发明(设计)人: | 康凯;臧广辉;赵明玖;李绍安;林洪琛;公斌;孙晓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61/18 | 分类号: | F02M61/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钱万传 |
地址: | 111200辽宁省辽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喷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制造领域,具体说是汽车柴油机的一种配套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控系统的控制下,向柴油气缸定时、定量、定压力的喷射柴油,驱动柴油机正常运行的喷油器,是高压共轨系统的重要装置,但迄今为止,市场销售的同类产品存在着如下问题:
首先,因结构不合理,使高压柴油由喷油器体的侧面油道进油,喷油过程中造成油压损失大,喷射压力不足,明显影响喷油量的稳定性;
其次,喷油器壳体侧面设置高压油道,制造加工困难较大;油嘴设有盛油槽,不方便加工;制造成本高;
另外,针阀两端分别处于油嘴的高压和低压区,高压柴油通过油嘴与针阀间隙泄漏,易造成能量损失,也容易因柴油中的微粒卡死针阀,造成喷油器故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同类产品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种新结构产品,将喷油器的高压侧油道,改为高压柴油由喷油器体的中心油孔腔通过,再经油嘴喷射到柴油机缸内,以达到稳定油压、降低产品加工成本的功效。
一种高压共轨喷油器是由电磁阀、喷油器体、油嘴、针阀、控制杆各部件构成,其特征是:
a)高压接头与喷油器体的中心油孔腔联通;
b)电子控制系统与电磁阀接通,控制杆和针阀的运行与电磁阀的运行相匹配;
c)运动件控制杆设置有弹簧;
d)油嘴未设置盛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油压稳定,油压降小,现有喷油器的高压柴油是在喷油器体侧面斜向经油嘴喷射入柴油缸内,压力不稳定,阻力大,本实用新型高压柴油由喷油器体中心油孔腔直接流向针阀,顺利通过油嘴进入柴油气缸内;本实用新型加工难度降低,节约了加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整体部件装备结构图;其中:1电磁阀,2控制腔,3控制杆,4弹簧,5喷油器体,6油嘴,7针阀,8高压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结合附图进一步具体描述如下:
由附图1明显可见,本实用新型高压共轨喷油器的喷油器体5的后部安装有电磁阀1,前端部安装有油嘴6,油嘴6内安装有针阀7,针阀7的后部装配有控制杆3,运动件针阀7和控制杆3组件设置有弹簧4,控制杆3与电磁阀1之间设有控制腔2;高压接头8与喷油器体5的中心油孔腔联通,电子控制系统与电磁阀1接通,控制杆3和针阀7的运行与电磁阀1相匹配;油嘴未设置盛油槽。
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汽车柴油机上,在电子控制系统控制下,向柴油机气缸内定时、定量、定压力喷射柴油,趋动柴油机正常运行。经高压接头8进入的高压柴油,从喷油器体5的中心油孔腔直接到达喷油嘴6,喷射柴油过程油压降很少,喷射油量波动明显改善;当电子控制系统发出信号时,电磁阀1打开,控制腔2中的油压降低,运动组件控制杆3和针阀7向喷油器体5的后端运动,高压柴油经油嘴6喷射进柴油机气缸;当电控系统指令,电磁阀1关闭时,控制杆3在弹簧4的作用下,带动针阀7向前端运动,油嘴6被密封关严,停止向气缸喷油;喷油嘴未设置盛油槽,加工更方便,油嘴强度进一步提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辽宁新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0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