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基体双排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14438.5 | 申请日: | 2008-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218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24 |
发明(设计)人: | 魏柏林;孙承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7/08 | 分类号: | F16C17/08;F16C33/20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1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体 弹性 金属塑料 推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可改善润滑条件、有效降低成本及运行温升、提高推力瓦运行可靠性的单基体双排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
背景技术:
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是一种新型推力轴承,因其具有诸多的优异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水轮发电机组推力轴承、齿轮箱推力轴承等行业。现有的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都在扇形钢基体上钎焊一块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使用时将多块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安装在筒形油箱内组成环状,推力瓦的外径决定油箱尺寸。为使结构更加紧凑而降低成本,通常要减小外径并缩小推力瓦外径与内径的差值,同时为了降低推力瓦的比压,采取加大推力瓦的宽度方法增加受压面积。宽度过大将导致推力瓦运行时,润滑油从进油边到出油边的距离过长,使靠近出油边的高承载区润滑条件差,油膜厚度减薄,易造成烧瓦事故;另外,当推力瓦单位面积上的发热量一定时,总发热量将随每块瓦面宽度增加而增大,降低了推力瓦的可靠性。因此,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的长宽比例必需合理,一般不应超过1:1.2,这是保证推力瓦安全运行的重要参数之一。由于现有推力瓦是在扇形钢基体上钎焊一块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如满足推力瓦的长宽比例小于1:1.2的条件,只有增加推力瓦的数量,这就需要随之增加推力瓦的支撑装置数量,使结构复杂化,不但增加成本,同时使安装、维修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改善润滑条件、有效降低成本及运行温升、提高推力瓦运行可靠性的单基体双排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单基体双排弹性金属塑料推力瓦,有扇形钢基体,在所述扇形钢基体上设有在圆周方向分布且长宽比均小于1:1.2的左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和右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左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和右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之间设有导油槽。
所述左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和右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的进油边为楔形。
所述导油槽的宽度为10~50mm,其深度为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是在一块扇形钢基体上设有两块长宽比例小于1:1.2的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并在两个瓦面之间设置了导油槽,即能满足油箱结构紧凑、降低成本的设计要求,还能够降低推力瓦的单位压力,同时也可以改善靠近出油边的高承载区润滑条件,有效降低运行温升,提高推力瓦运行的可靠性。另外,推力瓦支撑装置随着扇形钢基体数量而减少,不但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同时使安装、维修更加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有同现有技术相同的扇形钢基体1,在所述扇形基体1上钎焊有沿圆周方向分布且长宽比均小于1∶1.2的左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2和右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3,左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2和右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3之间设有导油槽4,宽度最好是10~50mm,其深度为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的厚度。所述左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2和右弹性金属塑料复合材料瓦面3的进油边均加工成利于建立流体动压润滑油膜的楔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三环复合材料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4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水袜裤
- 下一篇:一种交直流混合装置的自动转换开关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