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车用制动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4501.5 | 申请日: | 2008-07-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086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03 |
发明(设计)人: | 王效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效乾 |
主分类号: | F16D55/24 | 分类号: | F16D55/24;F16D65/24;F16D65/853 |
代理公司: | 沈阳亚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郭元艺 |
地址: | 110036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矿车 制动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山用车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矿车用制动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矿车制动器是驻车制动和行车制动分别设置,其结构复杂,设置的部件多,并且制动力受环境的影响较大,制动效果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部件整合度高,制动力受环境影响因素小,制动效果理想的矿车用制动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矿车用制动器,它包括:配有驻车进油接头、行车进油接头及主轴的上盖、大活塞、工作腔与行车进油通道相通的小活塞及一端部配有制动弹簧的压缩盘;所述驻车进油接头与大活塞的工作腔相通;在所述大活塞与压缩盘间固定配有推杆销;在所述主轴上固定设有摩擦板;在所述摩擦板的侧面设有摩擦片;所述行车进油接头与上盖行车进油通道相通;在所述摩擦片间配有复位弹簧;所述小活塞及压缩盘的工作端与摩擦片相接;所述压缩盘的一端部搭接于小活塞端部之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主轴上配有冷却油进油孔及冷却油道;所述冷却油进油孔经冷却油道与上盖的内腔相通;在上盖上还配有冷却油出油口。
本实用新型所述冷却油道可采用格栅型。
作为另一种优选方案,本实用新型在所述行车进油通道内设有O型橡胶圈;所述O型橡胶圈与小活塞的端部相接。
本实用新型将驻车、行车制动结合为一体,其部件整合度高,制动力受环境影响因素小,制动效果稳定可靠,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系统施加的压力压缩弹簧,促使摩擦动片和固定片分离,使驻车制动得到释放;当把压力减少一定数值以下时,在弹簧力的作用下又将摩擦动片和固定片压紧从而实现制动刹车。在行车过程中,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连接在脚踏闸上单独的液压系统实施加压。当遇到紧急情况需要刹车时,按下车上的紧急制动释放阀后,驻车制动处的油压迅速衰减到0,制动器立即实施制动停车。
本实用新型制动器为了使制动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尽快散失,提高制动的稳定性,制动器还设有单独的冷却回路,冷却油通过进油孔进入内腔,冷却摩擦片等部件后从出油孔流出,冷却油处于循环状态,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将不仅局限于下列内容的表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矿车用制动器,它包括:配有驻车进油接头1、行车进油接头10及主轴6的上盖2、大活塞3、工作腔与行车进油通道11相通的小活塞15及一端部配有制动弹簧16的压缩盘17;所述驻车进油接头1与大活塞3的工作腔18相通;在所述大活塞3与压缩盘17间固定配有推杆销7;在所述主轴6上固定设有摩擦板5、501;在所述摩擦板5、501的侧面设有摩擦片4、401;所述行车进油接头10与上盖2行车进油通道11相通;在所述摩擦片4、401间配有复位弹簧8;所述小活塞15及压缩盘17的工作端与摩擦片401相接;所述压缩盘17的一端部搭接于小活塞15端部之上;所述主轴6上配有冷却油进油孔14及冷却油道13;所述冷却油进油孔14经冷却油道13与上盖2的内腔20相通;在上盖2上还配有冷却油出油口9;所述冷却油道13为格栅型;在所述行车进油通道11内设有O型橡胶圈12;所述O型橡胶圈12与小活塞15的端部相接。
本实用新型由驻车制动、行车制动和紧急制动共同相结合构成摩擦系统,在行车时,大活塞与上盖的液压腔始终有压力,制动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当行车制动时,通过小活塞及制动弹簧同时向摩擦片施加压力,使车体制动灵敏、制动迅速。
1、驻车释放
压力油经驻车进油接头1进入上盖2与大活塞3之间的空腔,推动大活塞3右移,通过推杆销7及压缩盘17压缩制动弹簧16,在复位弹簧8的作用下,摩擦片4和摩擦板5分离,制动被释放。
2、驻车制动
与上述驻车释放反向操作。
3、行车制动
脚踏闸压力油由行车进油接头10进入行车进油通道11内,通过O型橡胶圈12推动小活塞15左移,与制动弹簧16同时压摩擦片4,使摩擦片4和摩擦板5压紧,实施制动。
4、冷却油流程
外界油经冷却油进油孔14进入,经冷却油道13到行车进油通道11内腔20,冷却摩擦片4和摩擦板5后经冷却油出油口9流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效乾,未经王效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5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