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介指令定位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4605.6 | 申请日: | 2008-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3283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06 |
发明(设计)人: | 邵德峰;戴东辉;夏海涛;隋莹莹;王浩;苏群;于开波;肖丹鹏;李冬雪;孔祥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26 | 分类号: | F16L55/26;G05B23/02;F16L101/30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国瑞 |
地址: | 118001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令 定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旋转低频磁场在管道外遥控管道内爬行器运动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远距离输送多数采用的是管道输送的方式。长输送管道是由多根钢管焊接而成的。为保证焊接质量,要对每两根钢管间的连接焊口进行检测,检测的方法是使用爬行器拍摄X光片。爬行器是一种能在管道内运动并能发出X射线的设备。其使用方法是把爬行器放置在管道入口处,在焊口的外壁附上一圈X光胶片,操作员在管道外用γ射线源遥控爬行器运动到焊口位置,然后爬行器发出X射线,使焊口外的X光胶片曝光,以确定焊缝是否存在缺陷。
使用γ射线源控制爬行器的缺点是射线源的运输、保管、使用、用后处理都存在一定危险,所以急需一种无放射元素的遥控设备,替代γ射线源,在管道外遥控管道内爬行器运动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γ射线源遥控爬行器装置的缺陷,提出一种无射线源、安全、可靠的爬行器控制设备。
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磁介指令定位仪是由电指令源和电子传感器两部分组成,电指令源结构是:在电指令源外壳(1)上装有固定座(15),在固定座(15)上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驱动轴联接磁铁(11),在固定座(15)上装有充电插座(4),充电电池(14)联接充电插座(4),在固定座(15)上装有保护电路(13),在电指令源外壳(1)上装有开关(2)、拎手(3);
电子传感器结构是:在电子传感器外壳(8)上装有调整旋钮(5)、指示灯(6)、电缆插座(7)、在电子传感器外壳(8)内装有电路板(9)、接收线圈(10),调整旋钮(5)、指示灯(6)、电缆插座(7)和接收线圈(10)连接在电路板(9)电路上,电缆插座(7)上的电缆连接爬行器。
该定位仪采用电磁感应原理,旋转的磁场与固定的线圈之间产生相对切割运动,则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
B——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L——线圈有效长度;
V——磁铁和线圈的相对运动速度;
a——电子传感器与管道顶部的距离;
b——磁场的边界到磁铁的距离;
t——线圈进入磁场的时间。
电路通过分析感应电动势来发出定位信号。
电指令源工作时由可以旋转的磁铁产生低频辐射磁场,该低频磁场穿透钢管给电子传感器发出指令。
电子传感器通过电缆与爬行器进行信号的传输。电子传感器安装在爬行器上,在管道内接收指令源发出的低频磁场,进行磁场分析,发出定位指令,使爬行器停在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无放射性元素,避免了操作者受辐射的威胁和对环境的污染;
(2)运输、保管、使用、用后处理不存在任何的危险,无需采用特别的防护措施,简便易行;
(3)磁介指令定位仪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的γ射线源,定位精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磁介指令定位仪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指令源电路原理图
图3是电子传感器电路原理图
图4是磁介定位仪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磁介指令定位仪是由电指令源和电子传感器两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电指令源结构是:在电指令源外壳1上装有固定座15,在固定座15上装有驱动电机12,驱动电机12驱动轴联接磁铁11,在固定座15上装有充电插座4,充电电池14联接充电插座4,在固定座15上装有保护电路13,在电指令源外壳1上装有开关2、拎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丹东华日理学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6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