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呼吸辅助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14818.9 | 申请日: | 2008-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82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春江;刘文畅;刘雯佳;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春江 |
主分类号: | A61M16/00 | 分类号: | A61M16/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3004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站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吸 辅助 系统 | ||
1、一种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辅助系统中包含有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和呼吸辅助装置两部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辅助系统中的气管插管辅助装置具体为两端开口的外护套(1),两开口端之间为中空的管路;其中:外护套(1)的小头端为对外开口的中空管,外护套(1)大头端的最前端为食道顶帽(101),食道顶帽(101)的端部基本轮廓为锥形,横截面积较小的一端在大头端的近端部;
食道顶帽(101)的具体结构可以是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外部封闭无开口;有开口,此开口有独立的连通管路直接连接到外护套(1)的小头端;
在距离外护套(1)的大头端端部3~200mm处有连通其小头端管路开口的另一个管路开口。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套(1)内的中空管管路为1~10条相对独立各自贯通的管路。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护套(1)上靠近大头端的开口端管路开口附近有管路开口位置调整装置(2);具体为布置在所述外护套(1)靠近大头端的开口端附近的可充气气囊(201);所述可充气气囊(201)具体有1~8个,可充气气囊(201)中的部分或全部有连接到外护套(1)小头端附近的充/放气管路;
所述气管插管辅助装置的总长度为10cm~65cm,所述外护套(1)内部有两个开口内部贯通的中空管路横截面直径为1~60mm;
在所述气管插管辅助装置中的外护套(1)上还设置有以下零部件之一或其组合:在靠近大头端的开口端管路开口附近设置有图像采集装置(4),所述图像采集装置(4)为以下部件的组合:摄像头、连接摄像头的图像传输线路、通过图像传输线路与摄像头相连接的图像处理与显示装置;所述外护套(1)上靠近大头端的开口端管路开口附近设置有照明装置(6)。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辅助系统中的呼吸辅助装置,具体为通过外护套(1)开口的小头端插入并从外护套(1)大头端附近的开口伸出到气管或/和支气管内的内管(5)。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内管(5)的插入端(501)靠近端部开口的管壁上设置有孔;
所述内管(5)内部有1~10个相对独立的管路。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内部有2个相对独立的管路:其中之一为供气管,另一为排水排气管;
内管(5)的插入端(501)靠近端部开口的管壁上所设置的每一个孔连通着内管(5)内部的某一条管路。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5)外壁上设置有孔的内管(5)的插入端(501)段为从内管(5)的端部开始长度为0~50cm的一段。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管(5)内部有2个相对独立的管路;
内管(5)的插入端(501)靠近端部开口的管壁上所设置的每一个孔连通着内管(5)内部的其中一条管路,每个孔只连通内管(5)内部的排水排气管路或供气管路中的其中一条管路;
外壁上设置有孔的内管(5)的插入端(501)段为从内管(5)的端部开始长度为0~50cm的一段。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呼吸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呼吸辅助系统还具有以下特征之一或其组合:
内管(5)的插入端(501)通过管壁上的孔连通其外部;
内管(5)的插入端(501)表面设置有1~90个气道压力传感器,测量气管支气管内压,以便于调节输气流量,调节排水排气流量来控制气管支气管内压,防止气管,支气管和肺脏的损伤。
所述呼吸辅助系统中的内管(5)内两条相对独立的管路其中之一为供气管路,供气气压为1~1000cm H2O;另一管路为排水排气管;
所述呼吸辅助系统中还有连接内管(5)的供气管和/或排水排气管的呼吸控制装置,用于对进/排气、吸水的动作和过程参数进行控制;或有连接内管(5)的供气管和/或排水排气管的加压呼吸气囊;排水排气管也可连接有手动或自动工作方式工作的抽水用器具或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春江,未经刘春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481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