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缸、扭簧、曲线轴承、刀爪锁定作同步位移换刀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15452.7 | 申请日: | 2008-09-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3003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9-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怡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首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157 | 分类号: | B23Q3/157 |
代理公司: | 大连非凡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闪红霞 |
地址: | 116000辽宁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缸 扭簧 曲线 轴承 锁定 同步 位移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同步动作的换刀机构,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十分平稳,且能够有效保证换刀过程安全的换刀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数控加工中心用换刀机构,需要在换刀时进行原点的校正、扣刀角度的检验和定位,上述步骤虽然可以保证动作的精准性和安全性,但是整个换刀及检验的过程较为复杂,耗时较长,完成整个换刀动作大概需要9秒钟。除此之外,在刀把与刀具的接触处一般不设锁刀装置,这样当刀具本身重量较大或换刀速度较快时,有可能会因刀把承受不了较大的冲量而使刀具飞脱,造成设备的损坏或技术人员的伤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动作平稳,换刀过程误差微小,并能保证整个动作过程安全的换刀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气缸、扭簧、曲线轴承、刀爪锁定作同步位移换刀机构,包括盘式刀库2,其特征在于:在机床床身1上设置有气缸3,气缸3的另一端与盘式刀库2连接,盘式刀库2上设置有摇摆支撑杆31,摇摆支撑杆31的端部设置有轴32,轴32轴承支撑在与机床床身1固定连接的支架42的端部,轴32上设置有预压扭簧33。
气缸3和开设有滑道4的固定板40分别与机床床身1固定连接,气缸3的推杆15套接有浮动接头17,浮动接头17和刀库等距轴承调整座13通过接头连接轴18活动连接,刀库等距轴承调整座13上还设置有轴承固定心轴42,轴承固定心轴42上设置的等距轴承14配合安装在滑道4中,刀库等距轴承调整座13设置在盘式刀库2上。
在气缸3的推杆15上套接有浮动接头17,浮动接头17和固定连接在支架42上的气缸连接板50通过接头连接轴18活动连接,气缸3的另一端与气缸固定支架51轴连接,气缸固定支架51与盘式刀库2固定连接。
设置在盘式刀库2圆周边缘上的刀爪5由基块10和其两侧的爪手11组成,基块10的内部纵向设置有纵向弹簧6,纵向弹簧6的上端支撑有侧面开设凹槽8的顶块7,顶块7的上端设置有触块9,与触块9位置相对应的撞块16与设置在盘式刀库2上的刀库等距轴承调整座13固定连接,设置在抓手11上且与凹槽8纵向位置相对应的销柱12形状与凹槽8相配,刀爪5上远离抓刀端处设置有两端均与抓手11相连的横向弹簧15。
所述的凹槽8下部为斜面。
所述的触块9为钢珠。
所述的气缸3、推杆15、浮动接头17,气缸连接板50、接头连接轴18和气缸固定支架51均为两个,且对称地设置在机床床身1和盘式刀库2上。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整个换刀过程中,即刀盘作摆动的全过程中,等距轴承在滑道的作用下,只能沿着滑道的轨迹运动,因而可以保证动作过程中机构的稳定,从而解决了定位问题,无须在动作完成后进行定位、校验等步骤,大大的节省了换刀时间。
2、在刀把上设置了锁刀机构,这样可以在刀具重量较大或者换刀速度较快时保证刀具不会飞脱出刀把,极大地降低了换刀动作时的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右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部松刀状态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部松刀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部锁刀状态的放大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A部锁刀状态的俯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首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大连首轮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545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杆数控车床的进给机构变速装置
- 下一篇:全数字化数控逆变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