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注油枪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6163.9 | 申请日: | 2008-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6247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明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明贤 |
主分类号: | F16N3/08 | 分类号: | F16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22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注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润滑器械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机械防磨擦添加润滑油的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在机械的润滑加油过程中,多是用简易小桶状容器有一吸管到加油点,通过挤压容器将润滑油挤到润滑点上,其缺点是压力小,特别对一些细小缝隙很难加油到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简易小桶状容器润滑加油,压力小加油不到位的问题,发明一种枪状泵压注射式润滑加油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压注油枪,由壳体、手柄,扳机构成,其特殊之处是,壳体的后部留有油箱,壳体的中部留有高压室,手柄的上部装有主塞油泵,扳机的中部装有滚轮,主塞油泵前端与扳机中部的滚轮接触,壳体后端中间装有轴向的长杆油控阀,壳体前端留有注油咀。油箱的上面留有加油孔塞并配有进气阀,油箱的底部留有吸油口并配有单项吸油阀,高压室的上面装有安全阀,高压室的后部留有排油口并配有单项排油阀。手柄上端主塞油泵的上侧留有调油道,调油道与主塞油泵连通,并由吸油口、吸油阀与油箱连通,由排油口、排油阀、高压室油路与高压室连通,高压室与注油咀相通,长杆油控阀经过油箱、高压室置于注油咀处。
使用时,先从油箱上面加油孔塞向油箱加入润滑油;当松开扳机时,主塞油泵向外弹出,通过调油道吸动油箱底部吸油口的单项吸油阀,使润滑油进入调油道、主塞油泵,油箱上面的进气阀同时被吸开,空气进入油箱补充空间;当按动扳机时,由扳机中部的滚轮压缩主塞油泵,主塞油泵通过调油道挤开高压室的后部排油口的单项排油阀,将油送入高压室,再由注油咀注出。注出的油量可以通过转动长杆油控阀控制;若高压室压力过大,则上面的安全阀会被挤开减压,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注油压力大,使用灵活的机械润滑工具。
附图说明
图1是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并作摘要附图。
在图中,1手柄、2主塞油泵、3调油道、4壳体、5长杆油控阀、6油箱、7进气阀、8加油孔塞、9吸油阀、10排油阀、11安全阀、12注油咀、13高压室、14油路、15排油口、16滚轮、17扳机、18吸油口、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中所示,在壳体4的后部留有油箱6,壳体4的中部留有高压室13,手柄1的上部装有主塞油泵2,扳机17的中部装有滚轮16,主塞油泵2前端与扳机17中部的滚轮16接触,壳体4后端中间装有轴向的长杆油控阀5,壳体4前端留有注油咀12。油箱6的上面留有加油孔塞8并配有进气阀7,油箱6的底部留有吸油口18并配有单项吸油阀9,高压室13的上面装有安全阀11,高压室13的后部留有油路14与排油口15相通并配有单项排油阀10。手柄1上端主塞油泵2的上侧留有调油道3,调油道3与主塞油泵2连通,并由吸油口18、吸油阀9与油箱6连通,由排油口15、排油阀10、高压室油路14与高压室13连通,高压室13与注油咀12相通,长杆油控阀5经过油箱6、高压室13,前端置于注油咀12处。
使用时,先通过油箱6上面加油孔塞8向油箱6加入润滑油;当松开扳机17时,主塞油泵2由弹簧19向外弹开,通过调油道3吸动油箱6底部吸油口18的单项吸油阀9,使润滑油进入调油道3、主塞油泵2,油箱6上面的进气阀7同时被吸开,空气进入油箱6补充空间;当按动扳机17时,由扳机17中部的滚轮16压缩主塞油泵2,主塞油泵2通过调油道3挤开高压室13的后部排油口15的单项排油阀10,经油路14将油送入高压室13,再由注油咀12注出。注出的油量可以通过转动长杆油控阀5控制;若高压室13压力过大,则上面的安全阀11会被挤开减压,起到保护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明贤,未经杨明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1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慢性鼻炎胶囊
- 下一篇:一种除痰通窍胶囊的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