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照准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6170.9 | 申请日: | 2008-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1209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善堂;肖君;杨锡祥;张清伟;周英芳;曹喜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招远市蚕庄金矿 |
主分类号: | G01C15/00 | 分类号: | G01C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402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照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绘工具,特别是一种无人照准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井下测绘时,在进行井下导线测量时,前后测点均要挂上线绳,人工照准方向,仅照明就需2人,费工、费时、费力,且照明时仅线绳局部发亮,整体亮度不够,影响测绘精度,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节约人员、省时、省力,观测准确方便,提高照准精度的无人照准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无人照准器,其特征在于反射、集光罩(2)粘结在螺旋筒(3)上部,螺旋筒(3)下部通过固定卡子(4)固定在发光电源(5)与电源手柄(7)之间,照准线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发光电源(5)的上端,并由发光电源(5)中心引出,穿过螺旋筒(3)和反射、集光罩(2)。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最佳实施方案为:螺旋筒(3)为螺旋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反射、集光罩(2)粘结在螺旋筒(3)上部,螺旋筒(3)下部通过固定卡子(4)固定在发光电源(5)与电源手柄(7)之间,照准线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发光电源(5)的上端,并由发光电源(5)中心引出,穿过螺旋筒(3)和反射、集光罩(2)的形式,因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替代了人工照明,解除了井下导线测量前后视点照明对人的束缚;可以持续长时间照明,避免了人工长时间举臂照明而引起的晃动,方便了操作员的观测,有效地避免了井下因测量条件差而引发的各种错误和粗差现象。
2、照准线绳(1)通体照明,发光电源发出的光线顺线绳全部照亮,反射、集光罩(2)一方面使光线返回螺旋筒,使螺旋筒和线绳亮度加强,目标更加清晰、明亮,便于观测;另一方面,使向上光束集中射至测点,使测绘人员能全部观察到线绳的悬挂情况,避免意外物体刮、碰线绳,防止观测错误。
由于线绳的通体发亮,使得井下其他作业人员或机械能明显发现目标而避免碰撞,从而避免了以前井下线绳无人照明时,经常被碰断或破坏测点的情况。
3、独特的螺旋筒设计,螺旋形的设计使螺旋筒壁充当照明背景,同时在360度范围内均能照准目标。
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示意图
1、照准线绳 2、反射、集光罩 3、螺旋筒 4、固定卡子 5、发光电源 6、电源开关 7、电源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反射、集光罩(2)粘结在螺旋筒(3)上部,螺旋筒(3)下部通过固定卡子(4)固定在发光电源(5)与电源手柄(7)之间,照准线绳(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发光电源(5)的上端,并由发光电源(5)中心引出,穿过螺旋筒(3)和反射、集光罩(2)。
使用时,把照准线绳(1)穿过螺旋筒(3)和反射集光罩(2)引出,挂到测点上,这时由于电源的重量使线绳铅直,成为照准目标,打开电源开关(6),使照准器稳定,即可瞄准观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招远市蚕庄金矿,未经招远市蚕庄金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17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