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料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6561.0 | 申请日: | 2008-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646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兴;济南高新开发区七星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3/02 | 分类号: | B28B13/02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108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料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墙保温材料的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外墙保温材料加工时使用的料斗。
背景技术
伴随节能建筑的进一步推广,对节能材料的需求进一步扩大,其中外墙保温材料作为节能建筑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其需求量极大。现有的外墙保温材料一般都是采用现场加工的方法,将基料与功能层逐层用粘结剂粘帖在建筑的最外层,最后通过长时间的养护而成,这种方法所得的保温层质量随好,但是对于施工工艺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开裂脱落,在其外部添加的饰面也极容易损坏,保温效果降低同时影响了建筑的美观;其他的保温材料一般是由混合各种材料合成的单一保温材料,其保温效果较这种多层的保温材料差很多。
现有的多层保温材料的加工设备,一般包括送料机构和压制机构,现有的送料机构包括有分料器和料斗,混合好的原料经过分料器输送到料斗中,再通过料斗送至生产线进行压制。现有的料斗一般为漏斗状,料斗的下部安装有出料板,使用时可以通过人工或自动控制出料板的开合,实现送料。由于现有的料斗容积较大,原料在料斗内的停留时间较长,很容易造成原料的固化结块,阻碍原料的输送,同时由于出料板经过长期的物料挤压,会出现一定的泄漏状况,这样就造成了原料的浪费,也使得设备很容易受到污染,影响了设备的正常运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料斗存在的诸多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料斗,采用这种结构的料斗,在方便下料的同时对原料进行了定量出料,减少了原料在料斗中结块固化现象的发生,同时实现了出料的密封,减少了因设备而造成的原料的泄漏。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是:一种料斗,包括斗体和下料头,斗体和下料头配合连接,在斗体下部安装有搅拌分料器,搅拌分料器由安装在斗体上的转轴和安装在转轴上可以随转轴转动的叶轮组成,叶轮的叶片与下料头内层滑动摩擦连接,其下部带有出料口。
转轴的外侧安装有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电机转轴连接,电机安装在斗体上。叶片均匀的分布于叶轮上,叶片为板状。
在使用时,通过分料器将物料送入料斗的斗体内,当需要送料时,开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叶片间的物料在叶轮带动旋转过程中通过位于下料头上的出料口被送入加工工序,由于叶片与下料头内层之间采用的是滑动摩擦连接,这样就可以保证每次送入加工工序的物料量,为叶片间空隙的体积,这样就实现了物料的定量输送,当需要定量的物料时,只需调整电机的转动来控制转轴的转速,这样就可以实现叶片间隙通过出料口的次数,保证物料输送的定量化;由于采用了滑动摩擦的连接方式,叶片与下料头之间不存在缝隙,这样就保证了物料不会由此泄露,保证了生产的连续性,也帮助实现了物料的定量输送。
为了保证叶片与下料头内层的滑动摩擦,下料头内层设计为与叶片配合的圆形,这样在叶片转动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最小,减少了电机的能耗;为了加强叶片对于物料的搅拌作用,一般将整个叶片或叶片的顶端设计为倾斜一定的角度或在顶端设置弯曲结构,这样可以在转动的同时达到对物料更好的搅拌作用,方便物料的输送减少物料的固化结块;为了方便观察斗体内物料的量,在斗体上还安装有观察口。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结构,使得料斗实现了定量的送料,为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减少了物料的不必要浪费;在叶片的作用下,保证了料斗的密封,不会发生物料的泄露,由于叶片兼有搅拌的作用,减少了物料的固化,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原料,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料斗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中1斗体,2下料头,3转轴,4叶轮,5叶片,6出料口,7皮带轮,8皮带,9电机,10观察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料斗,包括斗体1和下料头2,斗体1和下料头2配合连接,在斗体1下部安装有搅拌分料器,搅拌分料器由安装在斗体上的转轴3和安装在转轴上可以随转轴转动的叶轮4组成,叶轮4的叶片5与下料头2内层滑动摩擦连接,其下部带有出料口6。转轴3的外侧安装有皮带轮7,通过皮带8与电机9转轴连接,电机9安装在斗体1上。叶片5均匀的分布于叶轮4上,叶片5为板状。
在使用时,通过分料器将物料送入料斗的斗体1内,当需要送料时,开动电机9,带动转轴3转动,叶片5间的物料在叶轮4带动旋转过程中通过位于下料头2上的出料口6被送入加工工序。为了保证叶片5与下料头2内层的滑动摩擦,下料头2内层为与叶片配合的圆形。
为了加强叶片对于物料的搅拌作用,还可以整个叶片或叶片的顶端设计为倾斜一定的角度或在顶端设置弯曲结构;为了方便观察斗体内物料的量,在斗体1上还安装有观察口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兴;济南高新开发区七星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张建兴;济南高新开发区七星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5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少网多色圆网印花工艺
- 下一篇:一种活性染料后处理助剂及采用该助剂的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