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悬浮物的气浮反应室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6683.X | 申请日: | 200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25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7-30 |
发明(设计)人: | 孙洪涛;甄文栋;翟桂元;秦宵鹏;高磊;李丽君;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汝瑜 |
地址: | 250013山东省济南市历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悬浮物 反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污水治理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高悬浮物的气浮反应室。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技术是气浮反应室包括三个区:反应区、接触区和分离区;在气浮反应室中,污水与药剂的混合水先在反应区反应形成絮体,再在接触区与溶气水混合,最后进入分离区进行分离,这种方法处理高悬浮物的废水时工效低,且气浮反应室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当废水自反应区进入接触区时,有时会因水流紊乱使形成的絮体破碎,导致净化的效果不佳,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高悬浮物的气浮反应室的技术方案,该方案使净水的时间缩短,净化的程度提高,且气浮反应室的利用率也相应的提高了。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高悬浮物的气浮反应室,包括有刮渲机构、积渣槽和与气浮反应室连接的进水管、溶气水管、出水管、浮渣管,本方案的具体特点是:还包括有由隔板隔开的反应接触区和分离区,所述的进水管和溶气水管与反应接触区连接,所述的出水管和浮渣管与分离区相连,反应接触区还有一搅拌器,溶气水管的出口处有释放器,释放器位于反应接触区的底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该方案中的气浮反应室包括有刮渣机构、积渣槽和与气浮反应室连接的进水管、溶气水管、出水管和浮渣管,本方案的具体特点是:还包括有由隔板隔开的反应接触区和分离区,进水管和溶气水管与反应接触区连接,出水管和浮渣管与分离区相连,加了药剂的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气浮反应室后,先在反应接触区反应,形成絮粒,释放器释放的微小气泡使絮粒浮到水面,同时搅拌器的存在加速了絮粒的形成,使污水很快的得到净化,节省了时间。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反应接触区,2为搅拌器,3为刮渣机构,4为积渣槽,5为浮渣管,6为出水管,7为分离区,8为隔板,9为溶气水管,10为释放器,11为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附图可以看出,本方案的气浮反应室包括有刮渣机构(3)、积渣槽(4)和与气浮反应室连接的进水管(11)、溶气水管(9)、出水管(6)、浮渣管(5),本方案的具体特点是:还包括有由隔板隔开的反应接触区(1)和分离区(7),所述的进水管(11)和溶气水管(9)与反应接触区(1)连接,出水管(6)和浮渣管(5)与分离区(7)相连,反应接触区(1)还有一搅拌器(2),溶气水管(9)出口处有释放器(10),释放器(10)位于反应接触区(1)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未经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6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