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胀管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16980.4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5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中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中海 |
主分类号: | B21D39/08 | 分类号: | B21D39/08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苗峻 |
地址: | 250001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胀管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城市排水管网“非开挖法”以新换旧施工工具,尤其涉及一种胀管器。
背景技术:
液压胀管器是国外兴起的“非开挖维修更换排水(污水)管”技术的核心部件,在我们国内没有生产。国外的液压胀管器采用的是液压驱动,铰链式结构,其优点是膨胀距离大(半径方向上),缺点是液压驱动力大(油压高)制造成本高。同时国外胀管器采用后部供油的方式,使用时需事先将新管穿入油管中,施工操作非常麻烦。这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用较小油压可产生较大胀管力的胀管器。
本方案是通过如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胀管器,包括驱动油缸、胀管器一端的前盖、胀管器另一端的后盖、胀管器内的胀头和胀管器外侧的胀体,其特点是所述驱动油缸安装于胀管器前盖外侧,所述胀头为小锥体,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通过前盖与小锥体连接,胀体为与前盖和后盖相连接的分瓣锥体,分瓣锥体与小锥体相配合。
所述分瓣锥体由花瓣式前连杆、花瓣式连接块、花瓣式后连杆依次铰接而成,花瓣式前连杆与所述前盖铰接,花瓣式后连杆与所述后盖铰接。所述小锥体与花瓣式连接块相互咬合。工作时,驱动油缸动作,带动小锥体动作,使花瓣式铰接块张开、闭合,带动前后连杆动作从而实现该胀管器的胀管动作。所述小椎体与花瓣式连接块内表面为凹凸相咬合。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可根据对上述方案的叙述得知,由于在该方案中采用小锥体做胀管元件,其优点是在较小驱动力(油压较小)可产生较大胀管力,制造成本低,简单可靠,同时将驱动油缸改为前置式,前置供油。施工时,无需将新管穿入油管,只需将新管送入胀管器后部,施工简单,方便。另外,油缸外置可以使胀管器内有更大空间,不易因堵塞异物而卡死。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其实施的有益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A-A剖视放大图。
图中,1为后盖,2为花瓣式后连杆,3为小锥体,4为花瓣式连接块,5为花瓣式前连杆,6为前盖,7为驱动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通过图1可以看出,本方案的胀管器,有驱动油缸7、胀管器一端的前盖6、胀管器另一端的后盖1,有分瓣锥体与前盖6和后盖1相铰接。分瓣锥体由花瓣式前连杆5、花瓣式连接块4、花瓣式后连杆2依次铰接而成。驱动油缸7安装于胀管器前盖6外侧,驱动油缸7的活塞杆通过前盖6与小锥体3连接。由图2看出,小椎体3与花瓣式连接块4内表面为凹凸配合相咬合。
工作时,驱动油缸7动作,带动小锥体3动作,使花瓣式连接块4张开、闭合,带动花瓣式前连杆5和花瓣式后连杆2连杆动作,从而实现该胀管器的胀管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中海,未经刘中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69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剩余容量测试仪
- 下一篇:钢架弹簧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