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采血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7529.4 | 申请日: | 2008-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098126Y | 公开(公告)日: | 2008-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郑建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建忠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A61J1/05;A61J1/14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辛向东 |
地址: | 273500山东省邹城市铁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血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医疗器械,具体为一种真空采血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真空采血管普遍采用试管状的形状,采用橡胶塞加盖帽的形式进行密封,这样存在的缺点是,由于管内是负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橡胶塞很容易内拱,影响抽血时的操作,增加操作时间,同时,由于是圆形的底部,固定比较困难,虽有试管架之类的放置此类真空采血管,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医生操作起来以及贴标签等的操作都不是很方便,也不便于观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真空采血管,该技术方案采用三层密封,其中两层为非弹性密封层,中间层为弹性密封层的方式,解决了橡胶塞内拱的现象,消除了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扎针的困难,便于医生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减少了操作时间,便于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管体,密封结构,所述的密封结构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弹性密封层,上下两层为非弹性密封层。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有,所述的管体尾部设有固定孔;所述的弹性密封层为橡胶层或软质塑料层,所述的非弹性密封层为铝箔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从对上述的描述得到,中间弹性密封层,上下为非弹性密封层的三层密封结构,解决了橡胶塞内拱的现象,消除了使用过程中不容易扎针的困难,便于医生在使用过程中操作,减少了操作时间,管体尾部设有固定孔,可以固定在与之相互配套的固定架上,医生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方便的操作,并且能够直观的观察到,贴标签等的操作也是比较方便,同时,带有固定孔,增大了与血液接触的面积,也就增大了药物的涂覆面积,利于测量效果,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目前真空采血管存在的普遍问题,并考虑到了操作的方便性问题。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具备了实质性特点和进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非弹性密封层,2为弹性密封层,3为管体,4为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采血管包括管体3,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为三层结构,中间层为弹性密封层2,上下两层为非弹性密封层1,这三层的连接方式是胶结,避免中间有空气,起到密封的作用,并且增加承受能力,下层非弹性密封层1与管体3的连接方式也是胶结。所述的弹性密封层2可以为橡胶层或软质塑料层,其密封性能都不错,并且可以回收重新利用,非弹性密封层1为铝箔层。所述的管体1尾部设有固定孔4,可以采用这种结构的模具,并且成型方便,易于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建忠,未经郑建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752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