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污染式生物安全柜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8264.X | 申请日: | 2008-0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84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24 |
发明(设计)人: | 甘宜梧;张云;谢清华;袁文虎;李黎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宜梧 |
主分类号: | B01D29/56 | 分类号: | B01D29/56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振忠 |
地址: | 250100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工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染 生物 安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污染式生物安全柜。
背景技术
生物安全柜是进行生物实验的专用设备,其具有相当严格的防止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生物因子泄漏的功能,以此来避免在实验过程中有害生物因子对工作环境、操作人员以及产品的污染,确保方方面面的绝对安全。在实验过程当中,生物安全柜内的空气是不断流动并通过过滤器过滤后排放的。因此,当过滤器吸附有一定浓度的细菌和病毒等有害生物因子时是需要更换的。
目前,对于生物安全柜内过滤器的更换,传统的方式是:先对实验室内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有害生物因子泄漏到室外。此时,工作人员则须身穿防护服,头带防毒面具,手带防毒手套从生物安全柜内取出有污染的过滤器,装入专用的污染废物处理袋内密封、焚烧。然后再将新过滤器置于生物安全柜内,并且必须要对实验室内进行消毒、通风处理。此种传统的更换有污染过滤器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一、在操作人员打开生物安全柜取出过滤器的过程当中,附着有害生物因子的过滤器和过滤装置均暴露在实验室内,它不仅已经给实验环境造成了污染,而且容易给操作人员的身体造成危害;二、操作过程相当繁琐,既费时又费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污染式生物安全柜,它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在更换有污染的过滤器时,容易给工作环境、操作人员以及产品造成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防污染式生物安全柜,它包括生物安全柜的柜体,柜体内的上下部分别安装第一过滤装置及操作箱,第一过滤器设置在第一过滤装置内;操作箱上部安装第二过滤装置,第二过滤器设置在第二过滤装置内;风机安装在柜体内,并分别与第一过滤装置及第二过滤装置对应相通,第一过滤装置出口上套装第一密封袋,第二过滤装置出口上套装第二密封袋。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第一过滤装置出口包括相互对应的第一内侧口及第一外侧口,第一内侧口与第一外侧口之间有空腔,第一密封袋的袋口部分套装在第一内侧口上,其余部分呈折叠状设置在该空腔内,第一外侧口上安装第一盖板;第二过滤装置出口包括相互对应的第二内侧口及第二外侧口,第二内侧口与第二外侧口之间有空腔,第二密封袋的袋口部分套装在第二内侧口上,其余部分呈折叠状设置在该空腔内,第二外侧口上安装第二盖板。第一密封袋的袋口部分与第一内侧口外壁之间有胶层,第一内侧口外壁上设置第一紧固器,第一紧固器与第一密封袋的袋口部分相紧密接触,并紧固在第一内侧口外壁上;第二密封袋的袋口部分与第二内侧口外壁之间有胶层,第二内侧口外壁上设置第二紧固器,第二紧固器与第二密封袋的袋口部分相紧密接触,并紧固在第二内侧口外壁上。第一过滤装置内安装第一压紧器,第一压紧器与第一过滤器相接触;第二过滤装置内安装第二压紧器,第二压紧器与第二过滤器相接触。
本实用新型能够产生的有益效果:因在现有生物安全柜内过滤装置的出口上套装密封袋,在更换有污染的过滤器时,将该过滤器直接拖入该密封袋内,并通过热封器将密封袋热封,所以它不仅能够将有污染的过滤器密封与外部环境隔绝,使有污染的过滤器始终处在密封状态下被更换出去焚烧,而且还能够使被污染的过滤装置始终处于密封状态,从根本上避免了有污染的过滤器和被污染的过滤装置对方方面面的污染,并且大大简化了操作程序,使得更换有污染的过滤器工作既省时又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宜梧,未经甘宜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82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