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电脑太阳能发电驱动大功率LED照明灯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8646.2 | 申请日: | 2008-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0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杨书水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书水 |
主分类号: | F21S9/03 | 分类号: | F21S9/03;F21V23/00;H05B37/00;H02J7/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淄博科信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孙爱华 |
地址: | 255000山东省淄博市张***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电脑 太阳能 发电 驱动 大功率 led 照明灯 | ||
1、微电脑太阳能发电驱动大功率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电池板(1)、太阳能光伏充电驱动控制器(2)、蓄电池组BAT(3)、LED照明灯组(4),太阳能电池板(1)与太阳能光伏充电驱动控制器(2)相连,太阳能光伏充电驱动控制器(2)与蓄电池组BAT(3)互连,太阳能光伏充电驱动控制器(2)与LED照明灯组(4)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太阳能发电驱动大功率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LED照明灯组(4)包括多个LED照明灯,每个LED照明灯包括灯体主体(6)、电源线(5)、蓄电池组BAT(3)、外壳(7)、控制电路板(16)、LED发光器件电源连接线(8)、散热板(9)、内腔通风散热孔(14)、LED发光器件(10)、反光罩体(11)、防水透明罩(12)、外壳通风散热孔(15)、温度传感器(13),将电源线(5)的正极连接蓄电池组BAT(3)的正极,电源线(5)的负极连接蓄电池组BAT(3)的负极,电源线(5)另一端与控制电路板(16)相连,LED发光器件(10)安装在散热板(9)上,温度传感器(13)安装在控制电路板(16)的背面,控制电路板(16)、散热板(9)间隔安装在外壳(7)内,反光罩体(11)安装在散热板(9)下端,防水透明罩(12)安装在外壳(7)底端,外壳(7)上设有外壳通风散热孔(15),散热板(9)上设有内腔通风散热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电脑太阳能发电驱动大功率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控制电路板(16)上设置蓄电池组BAT、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太阳能电池发电电路、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光伏电压上下极限检测电路、环境亮度检测电路、微控制器MCU供电降压电路、微控制器MCU、微控制器MCU上电复位电路、LED发光器件温度检测电路、LED发光电路、恒流驱动电路、回路电流检测电路,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环境亮度检测电路、微控制器MCU上电复位电路、LED发光器件温度检测电路与控制器MCU相连,太阳能电池发电电路一路通过电池充电控制电路、蓄电池组BAT一路、LED发光电路、恒流驱动电路、回路电流检测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太阳能电池发电电路另一路通过光伏电压上下极限检测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蓄电池组BAT另一路通过微控制器MCU供电降压电路与微控制器MCU相连,微控制器MCU与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电脑太阳能发电驱动大功率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太阳能电池发电电路包括太阳能电池板IHP1-IHP4,电容C1,太阳能电池板IHP1与IHP3相串联,太阳能电池板IHP2与IHP4相串联后,太阳能电池板IHP1与IHP2、电容C1并联输出正极,太阳能电池板IHP3与IHP4、电容C1并联输出负极,太阳能电池板正极主路连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1的源极,正极旁路连接限流电阻R1、R2的输入端,太阳能电池板负极主路连接绝缘栅双极晶体管Q2的源极,负极旁路连接分压可调电阻W1、W2的接地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脑太阳能发电驱动大功率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光伏电压上下极限检测电路包括限流电阻R1、R2,分压可调电阻W1、W2,微控制器MCUU1,限流电阻R1的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源正极,限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分压可调电阻W1的一端,分压可调电阻W1的另一端与可调端接地,限流电阻R1与分压可调电阻W1连接点连接微控制器MCU U1的44脚,组成模拟A/D采样太阳能电池板电压下极限值检测电路,限流电阻R2一端连接太阳能电池板的电源线正极,限流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分压可调电阻W2的一端,分压可调电阻W2的另一端与可调端共同接地,限流电阻R2与分压可调电阻W2的接点连接微控制器MCU U1的42脚,组成模拟A/D采样太阳能电池板电压上极限值检测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电脑太阳能发电驱动大功率LED照明灯,其特征在于:蓄电池温度检测电路包括温度传感器Q5、电容C12、微控制器MCU U1,温度传感器Q5的基极连接集电极,温度传感器Q5的集电极连接滤波电容C12的一端,其共同接点连接微控制器MCU U1的6脚模拟AD转换输入脚,温度传感器Q5的发射极连接滤波电容C12的另一端,其共同接点连接微控制器MCU U1的3脚模拟AD转换输入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书水,未经杨书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864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绘画临摹帖
- 下一篇:太阳能LED楼宇亮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