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CT穿刺定位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9439.9 | 申请日: | 2008-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9063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赵新刚;张斌;魏君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新刚;张斌;魏君培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19/00;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高军宝 |
地址: | 271200山东省新泰市青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穿刺 定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更确切地说是一种CT穿刺定位器,主要用于CT扫描定位、穿刺点定位。
背景技术
目前,CT穿刺定位的方法多种多样,五花八门。通常方式为使用高档定位仪或者用金属、铅字1、龙胆紫等做定位标志物定位的简陋方法。高档定位仪价格昂贵,使用方法繁琐,不适合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有一定的局限性。现基层医院常使用的简陋方法又存在很大的缺点:定位材料一般较小,覆盖面小,无法一次性准确定位穿刺点,需要多次重复扫描,增多了病人的X线照射剂量;无法测量穿刺进针角度,只能凭操作者经验目测角度,误差较大,操作时间长,易增加病人的痛苦;定位后需移除定位标记进行再次消毒,易丢失定位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人发明了一种覆盖面广,可一次确定最佳穿刺定位点、减少病人的X线照射剂量的CT定位器。这种定位器可控制进针角度,便于操作者把握进针的角度和深度,不会丢失穿刺点,杜绝二次定位。该实用新型使用医用手术敷膜为基层,减少病人出血,防止病菌侵入,减少感染机会,简单方便快捷,安全实用,适合于任何有CT机的医疗机构开展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定位器昂贵和使用金属、铅字1、龙胆紫等做定位标志物定位的简陋方法误差较大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定位准确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医用手术敷膜上平行放置几条硬质塑料方条,每条相距1.0cm共九条,每条长8cm、宽0.1cm、高0.5cm,硬质塑料方条之间医用敷膜上印制精度为0.1cm的刻度。
使用时直接将CT穿刺定位器垂直于CT扫描线,粘贴在消毒过的需要定位的皮肤上,然后在CT机架为“0”度的情况下扫描定位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容易操作、定位准确,尤其是硬质塑料方条的高度和其间的刻度标识清楚了穿刺针的进针点和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A-A截面图;
图中:1-医用手术敷膜;2-硬质塑料方条;3-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在医用手术敷膜1上平行设置9条硬质塑料方条1,每条塑料方条1长8cm、宽0.1cm、高0.5cm,塑料方条间相距1.0cm,每条硬质塑料方条1之间的医用敷膜上印制精度为0.1cm的刻度3。
使用时直接将CT穿刺定位器粘贴垂直于CT扫描线拟定位皮肤区(皮肤区已消毒),然后置CT机架为“0”度。在CT扫描图像中找到病灶中心和最近的硬质塑料方条2顶点后连一条线,将体表近似看作一条线,以两线交点做穿刺点,根据CT穿刺定位器医用手术敷膜上的刻度3可以较简单的算出所需要的角度。如当需要90度进针时,穿刺针平行于硬质塑料方条2即可。穿刺完成后将CT穿刺定位器剥除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新刚;张斌;魏君培,未经赵新刚;张斌;魏君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4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