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造纸废水零排放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9660.4 | 申请日: | 2008-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8461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25 |
发明(设计)人: | 宋佃凤;胡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佃凤 |
主分类号: | C02F9/02 | 分类号: | C02F9/02;C02F1/52;C02F1/24;C02F103/28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550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造纸 废水 排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处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瓦楞原纸的生产是以回收国内废旧瓦楞纸箱为原料,通过一系列的废纸处理技术,生产出合格的瓦楞原纸。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细小纤维与无机填料、杂质等形成的SS与COD。现有企业的废水处理方法一般为物化的处理方式,包括集水池、斜网捞桨池、沉淀池、加药装置、污泥池。制浆车间的污水先通过定距格栅或机械格栅,拦截污水中大块漂浮的污物后进入集水池,进入斜网捞桨池,采用60-80目斜网或捞浆机过滤废水中的细小纤维、杂质,进入沉淀池后加入絮凝剂,进一步通过沉淀除去部分SS与COD,此种废水处理装置结构简单,可去除部分SS与COD,但处理后废水SS与COD依然偏高,既达不到回用要求不能100%回用,又达不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还有的企业采用物化加生化的方法来处理污水,此种废水处理生产工艺复杂,处理后废水SS与COD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但投资成本高,运行管理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100%循环利用、环保的造纸废水零排放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即一种造纸废水零排放装置,包括栅格、集水池、斜网捞桨池、沉淀池、污泥池,其特征在于沉淀池通过管路依次与储存水池、气浮装置、回水用池连接,所述气浮装置上部通过管路与污泥池,所述污泥池通过管路与浓缩带式压滤机连接。
所述气浮装置为超效浅层气浮机。利用微孔布气,产生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质黏附在气泡上,形成浮选体,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升到水面,通过收集水面上的泡沫或浮渣达到分离杂质、净化废水的目的。收集的泡沫或浮渣通过管路进入污泥池,处理后洁净的水进入回水用池。
所述浓缩带式压滤机的滤带为S形布置。辊轴与滤带接触面积大,压榨时间长,污泥所受到的压力较缓和。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低,一般控制在75%以内,成饼率较高在90%以上,处理效果较好。
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废水零排放、环保的优点。沉淀池中的水进入储存水池经过再沉淀后进入超效浅层气浮机,气浮处理后达到回用水的要求,进入回水用池,通过回用水泵送至制浆车间,作为浆料稀释水,高低压清洗水、机械密封水等循环使用,在做到废水零排放的同时降低了制浆车间生产用水的消耗,既环保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物化加生化法处理废水,投资少,成本低。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1栅格,2集水池,3斜网捞桨池,4沉淀池,5污泥池,6储存水池,7超效浅层气浮机,8回水用池,9浓缩带式压缩机。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栅格1、集水池2、斜网捞桨池3、沉淀池4、污泥池5、储存水池6、超效浅层气浮机7、回水用池8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气超效浅层气浮机7上部通过管路与污泥池5连接,污泥池5通过管路与浓缩带式压滤机9连接,所述管路上均设有泵组。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废水首先通过格距为10-20mm格栅1,拦截废水中的大块悬浮或漂浮的污物,防止堵塞泵组或管路。经过格栅1的废水进入集水池2,经搅拌混合均匀后进行废水的储存均质,集水池2中部分废水作为碎浆等工序的稀释水回用车间生产,剩余废水由泵提升到斜网捞浆池3处,斜网采用100目网过滤水中的细小纤维,水中的细小纤维及粗大颗粒和杂质由斜网进行截留,由泵组提至车间处理后全部回用,通过斜网的相对洁净的废水进入沉淀池4前加入以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稀酰胺为主要成分的絮凝剂,使水中的细小纤维絮聚成团,废水经过管路提升至沉淀池4进行中心布水,废水经过约4.5小时的停留时间后,在聚合氯化铝与聚丙稀酰胺的协助处理下,部分SS及泥砂等沉降到池底经过刮泥装置收集至沉淀池4中央最底部位通过管路排至污泥池5,澄清水由四周堰板均匀溢出进入储存水池6,沉淀处理后进入超效浅层气浮机7。超效浅层气浮机7利用微孔布气,产生微小气泡作为载体,使废水中的微小悬浮物质黏附在气泡上,形成浮选体利用气泡的浮升作用,上升到水面,水面上的泡沫或浮渣通过管路进入污泥池5,处理后洁净的废水进入回用水池8,通过泵组输送到车间,作为浆料稀释水,高低压清洗水、机械密封水等循环使用。污泥池5里的污泥搅拌混合后提升至浓缩带式压缩机9进行浓缩处理。预浓缩带式压滤机9的滤带为S形布置,辊轴与滤带接触面积大,压榨时间长,污泥所受到的压力较缓和。脱水后污泥的含水率低,一般控制在75%以内,成饼率较高在90%以上,处理效果较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佃凤,未经宋佃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6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松骨钉
- 下一篇:多轴向经编机铺纬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