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直读式井下流温流压测试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19875.6 | 申请日: | 2008-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053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明;吴国伟;杜永欣;王来胜;安申法;盖平原;霍刚;王作青;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7/06 | 分类号: | E21B47/06 |
代理公司: | 东营双桥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李夫寿 |
地址: | 257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读 井下 流温流压 测试 装置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热采井下流温流压测试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直读式井下流温流压测试装置。
二、背景技术
传统的石油热采井下流温流压测试装置,一般为带有隔热器装置的电子存储式测试系统,存在着如下缺点或不足:①结构复杂、仪器质量控制较难,准确度较低;②存在滞后性不能及时,准确,有效地反映热采井下温度,压力的变化情况,不能及时的提供采取措施的依据,从而影响热采效果。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直读式井下流温流压测试装置,采用温度压力传感器,将井下温度压力迅速传输到地面显示系统,可直观、及时、有效地显示井下流温,流压变化数据,有效地克服或避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或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直读式井下流温流压测试装置,包括导向头、温度传感器、连接电缆、保护腔体、铠装电缆、变径接头、内压帽、压环、垫圈、毛细管卡套、密封腔体、压力传感器、压帽、传感器座,所述导向头与传感器座、压帽,保护腔体、上压帽、变径接头顺次相连,所述密封腔体在保护腔体内与传感器座相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安装于传感器座上,所述上压帽内的保护腔体上部顺次安装有垫圈,压环和内压帽,所述连接电缆一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相连接,另一端由毛细管卡套与铠装电缆相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头一端为圆筒型,其上设有十字形连通孔。所述传感器座为中部设有外台阶和垂向通孔的结构,其垂向通孔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其压帽与其外台阶相配合。所述密封腔体为一端封闭的管状体,其封闭端安装有毛细管卡套。所述变径接头下端设有外台阶,所述上压帽与该外台阶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解决了稠油开采井下流温流压直读式测试难题。
2、采用装置井下无电路设计结构,解决了稠油热采中测试装置耐高温难题。
3、解决了测试技术中的滞后问题,及时、准确、快速反映热采井下流温流压的变化规律,为开采措施提供依据。
4、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条件。
四、附图说明
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一种直读式井下流温流压测试装置,包括导向头1、温度传感器2、连接电缆3、保护腔体4、铠装电缆5、变径接头6、内压帽8、压环9、垫圈10、毛细管卡套11、密封腔体12、压力传感器13、压帽14、传感器座15,导向头1与传感器座15、压帽14,保护腔体4、上压帽16、变径接头6顺次相连,密封腔体12在保护腔体4内与传感器座15相连接,压力传感器13,温度传感器2安装于传感器座15上,上压帽16内的保护腔体4上部顺次安装有垫圈10,压环9和内压帽8,连接电缆3一端分别与温度传感器2和压力传感器13相连接,另一端由毛细管卡套11与铠装电缆5相连接。
其中所述导向头1一端为圆筒型,其上高有十字形连通孔。所述传感器座15为中部设有外台阶和垂向通孔的结构,其垂向通孔中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和压力传感器13,其压帽14与其外台阶相配合。密封腔体12为一端封闭的管状体,其封闭端安装有毛细管卡套11。变径接头6下端设有外台阶,上压帽16与该外台阶相配合。铠装电缆5通过内压帽8及油管7的工口17上返到地面采集控制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19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振器和具有该偏振器的液晶显示器
- 下一篇:稀土类磁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