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锅底座散热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0111.9 | 申请日: | 2008-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825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21 |
发明(设计)人: | 董景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景成 |
主分类号: | A47J36/00 | 分类号: | A47J36/00;A47J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3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热锅 底座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加热用具的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电热锅又称电火锅、电暖锅,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厨房用小家电产品,特别适宜家庭使用。电热锅已经成为家庭烧菜、煮饭等不可或缺的厨房用具。现有的电热锅种类繁多,形状以及结构各异。现有的电热锅一般包括锅体、发热盘和底座,底座内安装各种电气元件。在煮饭、炒菜时锅体的温度会很高,由于没有好的散热结构设计,散热结构大多不够理想。电热锅工作时产生的高温会传导至放置电气元件的电热锅底座中,这样电气元件会持续处于一个高温的环境,容易损坏。一般而言,电热锅底座内的电气元件所处的温度环境不应高于75℃,否则电气元件容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热锅底座散热装置,该装置能将底座上方和底座内部的热能散发出去,能有效的保护底座内电气元件不至因底座内环境过热而损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电热锅底座散热装置,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上开设进气孔和排气孔。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上安装散热盘,散热盘与底座之间存在通风腔。底座上部为内凹面结构,进气孔开设在底座内凹面的底部,底座下部联接支撑腿,散热盘下部为外凸面结构。所述通风腔为环形。
本实用新型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在底座上开设进气孔,底座上安装散热盘,散热盘与底座之间存在通风腔。因而冷空气沿进气孔进入通风腔,底座内部和上方的热气流与外界空气形成空气对流,热气流被及时排出,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使底座内的电气元件不至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而损坏。延长了电气元件的使用寿命,从而延长了电热锅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散热盘,2.底座,3.进气孔,4.支撑腿,5.排气孔,6.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散热盘1放置在底座2上,底座2上部为内凹面结构,散热盘1下部为外凸面结构,散热盘1和底座2之间有环形的通风腔。底座2上开设进气孔3,进气孔3开设在底座2内凹面的底部,底座2下部联接支撑腿4。
电热锅在蒸煮或烧菜时,从锅体底部发热盘发出的热能会有部分传导辐射给散热盘1和底座2,同时,底座2内的电气元件也会产生部分热能,形成热气流。冷空气沿进气孔3进入通风腔,底座2内部和上方的热气流与外界空气形成空气对流,热气流被及时排出,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使底座内的电气元件不至因长期处于高温环境而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中,底座2上部设计为内凹面结构,散热盘1下部设计为外凸面结构,其目的是加大散热面,使散热效果更加突出。当然,也可以将底座2上部和散热盘1下部设计为平面结构,同样起到散热效果。这种改变同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二
如图3所示,底座2上直接开设进气孔6和排气孔5,底座外的冷空气从进气孔6进入底座2,底座内的热空气从排气孔5中排出,如此循环使得底座2外冷空气持续进入底座2内,底座2内热空气持续排出,达到给底座2内电气元件降温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景成,未经董景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01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漏电检测编织的电源电缆
- 下一篇:壁挂式皂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