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钢渣自卸汽车保温车体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111.0 | 申请日: | 2008-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740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华;魏茂红;李书明;栾秀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鲁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周长义;崔民海 |
地址: | 271126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渣 汽车 保温 车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专门运输热钢渣的自卸汽车车体。
背景技术
目前,运输热钢渣的自卸汽车车体均采用普碳钢钢板制成,再用矩形管桁条加强。热钢渣具有高温、高体密、高耐磨的三高特点,处于缓冷状态的液态钢渣温度为1100-1250℃,红钢渣温度在700-1000℃之间;体密一般在3.1-3.6g/cm3之间;用易磨指数表示,标准砂为1钢渣为0.7。由于热钢渣的上述特点,造成热钢渣运输自卸汽车存在以下主要问题:强度低、耐热性差,对热钢渣产生的传导热和辐射热无任何防护能力,使自卸汽车副车架及底梁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发生了扭曲变形,液压管路系统更换频繁,燃油箱和液压油箱受热后变形破损,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在已公开的专利号为“ZL200420099504.5”的专利技术中部分解决了以上问题,但仍存在着明显的缺陷:首先,车体采用材质为1Cr18Ni 9Ti的耐热钢板,保温材料为硅酸铝板和岩棉,制造成本高,其次,车体的耐磨性差,且不易于焊接,用螺栓固定的耐热钢板在受热变形后修复难度较大,不利于车体的重复利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目前运输热钢渣自卸汽车车体存在的弊端,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体强度高,耐高温且可防辐射热的热钢渣自卸汽车保温车体。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箱板、左箱板、右箱板和底箱板,其特征在于前箱板、左箱板、右箱板和底箱板的内板分别均采用锰钢板制成,内板的厚度为15~25mm,内板上设有槽钢制成的加强桁条,加强桁条均是焊接在内板上的,加强桁条之间设有辅板,辅板采用锰钢板制成,辅板的厚度为6~10mm,加强桁条与内板之间形成桁条空腔,辅板与内板之间形成箱板空腔,空腔内设置隔热保温材料,隔热保温材料采用粉煤灰。
本实新型具有车体强度高,耐高温且可防辐射热,有效地防护了热钢渣产生的传导热和辐射热对汽车的损坏,大大延长了自卸汽车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箱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箱板,2、左箱板,3、右箱板,4、底箱板,5、内板,6、上加强桁条,7、纵加强桁条,8、横加强桁条,9、辅板,10、桁条空腔,11、箱板空腔,12、隔热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包括前箱板1、左箱板2、右箱板3和底箱板4,其特征在于前箱板1、左箱板2、右箱板3和底箱板4的内板5分别均采用锰钢板制成,内板的厚度为15~25mm,内板5上分别设有槽钢制成的上加强桁条6、纵加强桁条7及横加强桁条8,上加强桁条6、纵加强桁条7和横加强桁条8焊接在内板5上,纵加强桁条7和横加强桁条8的个数分别至少是两个,在各加强桁条之间设有辅板9,辅板9采用锰钢板制成,辅板9的厚度为6~10mm,上加强桁条6、竖加强桁条7及横加强桁条8分别与内板5之间形成桁条空腔10,辅板9与内板5之间形成箱板空腔11,桁条空腔10和箱板空腔11内设置隔热保温材料12,隔热保温材料12采用粉煤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莱芜钢铁集团泰东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1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