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单张纸配页机给纸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448.1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181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亮;马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坊浩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08 | 分类号: | B65H3/08;B65H3/46;B65H1/08;B42B9/00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家昭 |
地址: | 26104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张 纸配页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单张纸配页机给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较常用的单张纸配页机根据其结构和外形分为圆盘式配页机、长条式配页机和立式配页机,上述三种配页机的给纸装置的给纸方式采用摩擦式,对纸张的适应范围窄,对较薄或较厚的纸张进行配页时,易出现双张或多张现象。立式配页机的给纸装置沿机器的高度方向布置,由于受机器内部空间的限制,其容量有限,贮页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对纸张的适应范围宽的单张纸配页机给纸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单张纸配页机给纸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和电控箱,其结构特点是:所述机架上连接有能摆动的吸纸组件和至少二组并列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能升降的给纸台,吸纸组件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并与真空泵连通。
所述吸纸组件包括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并与真空泵连通的吸纸管和装在吸纸管上的吸纸嘴。
所述给纸台包括给纸台板和升降控制装置,给纸台板连接在机架上并能沿机架上下滑动,给纸台板的底面连接有能使给纸台板上下滑动的丝杠,丝杠由电机驱动,升降控制装置和电机与电控箱电连接。
上述结构的单张纸配页机给纸装置,由于可以方便的改变吸纸组件进气量的大小,即改变吸纸力的大小来适应不同厚度的纸张,因此对纸张的适应范围宽。再者,给纸装置的给纸台并列设置在水平方向上,可以使给纸台得到较大的贮纸空间,贮纸量大,避免了立式配页机受机器内部空间限制贮纸量小的缺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单张纸配页机给纸装置,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动力装置和电控箱,所述机架上连接有能摆动的吸纸组件1和至少二组并列设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能升降的给纸台2,吸纸组件1由所述动力装置驱动并与真空泵连通。机架、动力装置、真空泵和电控箱作为现有技术在图中未示出。真空泵根据使用要求不同可以固接在机架上,也可以使用时另配备。实施例中给纸台2数目为如图2所示的四组,给纸台数目可根据需配页的联数而定,吸纸组件1连接在机架上,吸纸组件1包括吸纸管1-1和装在吸纸管1-1上的吸纸嘴1-2,吸纸管1-1在所述动力装置驱动下能摆动,吸纸管1-1通过气路与真空泵连通,真空泵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装在机架上或使用时另行配备,气路的通或断由安装在机架上的给纸凸轮装置控制,当吸纸嘴1-2靠近给纸台上待配页的纸张时,利用真空泵产生的负压,吸纸嘴1-2能把纸张吸起并通过吸纸管1-1的摆动把吸起的纸张送给后面的输纸装置。每一组给纸台2包括给纸台板2-1和升降控制装置2-2,给纸台板2-1用于摞放纸张,给纸台板2-1连接在机架上并能沿机架上下滑动,给纸台板2-1与机架可以通过固接在机架上的导轨及固接在给纸台板2-1上并与上述导轨相互配合的滑座连接在一起,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给纸台板2-1的底面连接有丝杠2-3,给纸台板2-1可以通过固接在给纸台板2-1上的连接套与丝杠2-3连接,丝杠2-3的一端装在连接套里,丝杠2-3在连接套里能转动且丝杠2-3的上下移动能带动给纸台板2-1上下移动,丝杠2-3螺接在装在机架上并能转动的齿轮里,齿轮由固接在机架上的电机2-4驱动。升降控制装置2-2和电机2-4与电控箱电连接,升降控制装置2-2可以采用由凸轮连杆、棘轮棘爪等机械机构组成的机械式升降控制装置,还可采用由传感器等电器元件组成的电控式升降控制装置,实施例采用电控式升降控制装置。对于任一组给纸台2,当放置在给纸台板2-1上的纸张的高度低于预先设定值时,升降控制装置2-2使电机2-4启动并通过丝杠2-3带动给纸台板2-1上升使纸张自动上升至预先设定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浩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潍坊浩田印刷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4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光电二极管阵列及其制造方法和放射线检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