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线路杆塔综合保护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453.2 | 申请日: | 200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174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中;万志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建中 |
主分类号: | H02G7/00 | 分类号: | H02G7/00;G08C17/0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冰 |
地址: | 271000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线路 杆塔 综合 保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电力设备维护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力线路杆塔综合保护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事业的蓬勃发展,电力设备自动保护装置日益完善,对电力设备安全可靠运行起到了重大作用,可是占电力设备一半的电力线路杆塔及在杆塔上作业人员的防误操作自动保护却往往被忽略,从而导致因误登杆塔、误入带电回路造成的事故频频发生,每年因电力杆塔件被盗造成的损失达到几百万元,再加上由此引发的事故造成的损失达上千万元之多,因鸟害造成的电力线路掉闸事故也常常发生,影响着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力线路杆塔综合保护系统以实现电力线路杆塔的综合保护,系统可全天候运行,大大降低了电力线路杆塔安全方面出现的事故的频率,杜绝了误登杆塔、误入带电回路人身事故的发生;另外本系统还是一个微机巡线记录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由杆塔装置和手持装置组成,其中杆塔装置包含有无线或红外通讯模块I、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太阳能电池模块、LED显示线路标示牌牌、防盗模块、限制误登杆塔模块、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驱鸟模块和告警模块,无线或红外通讯模块I与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通过无线信号收、发端子联接,LED显示线路标示牌、防盗模块、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限制误登杆模块和驱鸟模块的输入端子分别与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的驱动输出端子联接,太阳能电池模块分别与无线或红外通讯模块I和告警模块、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以及所有的驱动输出端子联接,LED显示线路标示牌的两个LED指示输入端子分别与对应回路的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和驱鸟模块的驱动输入端子联接,防盗模块、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限制误登杆模块和驱鸟模块分别与告警装置通过相应的输出、输入端子联接;
手持装置由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I分别与液晶显示模块、无线或红外通讯模块II、存储模块、输入模块、计算机接口输出模块连接组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力线路杆塔综合保护系统采用太阳能电源供电,彻底改变了现有电力线路标示牌一片铁皮的模式,采用LED背景显示,可清晰标示出电力线路名称、杆塔号,电压等级,色标,美观大方,便于全天候识别,而且全天候预防误登杆塔、误入带电回路、预防鸟害事故发生,预防电力线路设施被盗事件发生,还能监督巡线人员是否到位,具有巡视记录仪功能,用少量的投资,换回极高的回报,彻底改变电力线路杆塔无自动保护状况,为电力安全生产提供了可靠技术措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杆塔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杆塔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手持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键;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手持装置的键盘功能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运行的流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运行的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杆塔装置即固定安装在电力线路杆塔上的装置,包含有无线或红外通讯模块I1、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2、太阳能电池模块3、LED显示线路标示牌模块4、防盗模块5、限制误登杆塔模块6、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7、驱鸟模块8和告警模块9,无线或红外通讯模块I1与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2通过无线信号收、发端子联接,LED显示线路标示牌4、防盗模块5、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7、限制误登杆模块6和驱鸟模块8的输入端子分别与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2的驱动输出端子联接,太阳能电池模块3分别与无线或红外通讯模块I1、告警模块9和单片机集中控制模块I2以及所有的驱动输出端子联接,LED显示线路标示牌4的两个LED指示输入端子分别与对应回路的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7和驱鸟模块8的驱动输入端子联接,防盗模块5、限制误入带电回路模块7、限制误登杆模块6和驱鸟模块8分别与告警装置9通过相应的输出、输入端子联接。本实施例为四回路杆塔的杆塔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建中,未经刘建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45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