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484.8 | 申请日: | 2008-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61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任勇;刘秀娟;丁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250103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顶水式 太阳能热水器 进水 | ||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属于太阳能集热器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目前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的进水管位于其水箱底部,进水管位于水箱内没有突出部分。水箱里的水通常情况下由于热胀冷缩的作用,热水层因为密度小而位于水体上部,相对来说,冷水会位于水体下部,因此,出水口通常位于水箱上部,以便于汲取热水。当冷水进入水箱时,原则上要求该冷水不会和热水混合,造成出水管得到的水是凉水,但是由于进入水箱的水有一定的压力,冷水进入水箱后,具有一定的动能,加上水箱壁的阻碍,容易产生涡流,从而把刚进入水箱的冷水和原来水箱里的热水混在一起,造成从出水口放出的水是冷热混合的凉水。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目前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设置不合理,造成刚进入水箱的冷水容易和水箱里原有热水混合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避免有进水口流入的冷水容易和水箱里原有热水混合的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包括相应于水箱端设置有内螺纹的丝管,还包括与所述丝管螺纹连接的引水管,该引水管的壁相应于水箱底均匀设置有通孔。
上述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所述引水管尾端为封闭结构。
本实用新型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其在原有丝管相应于水箱内侧螺接有引水管,且该引水管的壁相应于水箱底均匀设置有通孔,在上水过程中,水流通过上述通孔流到水箱里,且直接冲击的是水箱底部,且通孔比较小且比较多,即便是水压比较大,要想形成涡流也不容易,对上层水扰动小,同时经过通孔层层卸荷,从引流管管口流出的冷水水压已经不大,对上层水扰动进一步减小,冷水也就不容易造成和上层热水混合。
(四)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安装状态图。
图中:1、丝管,2、引水管,3、通孔,4、水箱。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具体说明一下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
参照说明附图1和2,本实用新型顶水式太阳能热水器进水管,包括相应于水箱4端设置有内螺纹的丝管1,还包括与所述丝管,螺纹连接的引水管2,该引水管的壁相应于水箱底均匀设置有通孔3,引水管尾端为开放式结构,这样上水过程卸流面积大,水压相对比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外一个优选方式,所述引水管2尾端为封闭,上水卸流均从通孔3来完成,水流冲击的是水箱4底壁,涡流只在小范围内,对水箱内整体水体影响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力诺瑞特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4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