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泵用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1742.2 | 申请日: | 200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9362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栋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栋栋 |
主分类号: | F04D29/08 | 分类号: | F04D29/08;F04D29/12 |
代理公司: | 山东济南齐鲁科技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朱晓光 |
地址: | 252200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泵 端面 机械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尤其涉及水泵的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泵的密封形式,一般采用石棉或石棉加橡胶圈密封的方式,较新的有采用静环、动环加橡胶圈的单面机械密封结构,将静环固定在轴套上,动环紧箍在泵轴上,摩擦面靠水循环冷却,这些方式虽然能保证水泵使用,但普遍存在漏气、润滑不良、摩擦损耗大等现象,功率损失较多,制约水泵的流量和扬程,需经常维修、更换,影响使用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与水泵配套的密封装置,改进结构,改善冷却润滑工况,减少功率损失,提高水泵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完成的:设计一种水泵用双端面机械密封装置,装设在水泵的泵轴上,将双端面机械密封套装在密封壳内,密封壳中灌注润滑油,由密封压盖配合封口固定。双端面机械密封采用陶瓷双端面机械密封结构。密封壳为圆柱形空心筒体,开口端带有边圆,底端的外止口端面上开有轴孔。密封壳可以采用透明硬质塑料制作。密封压盖为带止口的金属法兰盘,法兰盘中心开有轴孔,轴孔外缘的圆周面上均布若干安装孔。双端面机械密封两端的静环均套装橡胶密封圈,分别与密封壳的底端外止口、密封压盖的止口按过盈配合紧密装配。密封压盖的止口与密封壳的开口端套装配合,将双端面机械密封封闭在密封壳中,法兰盘固定在轴套开口处的端面上,将泵轴上套装的双端面机械密封和密封壳封装在水泵泵体上的轴套内。密封壳内套双端面机械密封,套装在泵轴的内端,密封壳内灌注润滑油,止口内套静环的密封压盖封装在密封壳的开口端,将双端面机械密封中间的压簧压紧,使双端面机械密封的静环与动环接触抵压,用螺栓穿过法兰盘圆面上的安装孔将密封压盖紧固在轴套的内开口端面。动环紧箍在泵轴上,随泵轴转动,并与静环端面摩擦,由密封壳中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润滑。由于密封壳与密封压盖上均装设静环,形成了两层密封结构,大大加强了密封效果,保证了水泵的吸程和扬程稳定提高。
按照上述设计制作,本实用新型配装在水泵上,由密封壳内的润滑油进行冷却润滑,改善了工况,降低了摩擦系数和工作温度;采用双端面机械密封的结构,加强了密封性能,减少了功率损失,提高了水泵的工作效率,较好地达到了预定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水泵(7)上配装的局部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半剖示意图。
图中,1—皮带轮,2—轴套,3—泵轴,4—密封壳,5—双端面机械密封,6—密封压盖,7—水泵,8—橡胶密封圈,9—静环,10—动环,11—橡胶密封垫;D—出水口,N—压簧,K—外止口,P—法兰盘,H—止口,Y—边圆,Z—轴孔,L—安装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说明。参阅图1,水泵7的泵轴3装设在轴套2中,外端套装皮带轮1,内端配装本实用新型。密封壳4、双端面机械密封5、密封压盖6依次装设在泵轴3上,密封壳4内灌装润滑油,密封压盖6与密封壳4开口端配合,固定在轴套2的内端开口处,将密封壳4、双端面机械密封5封装在水泵7的轴套2内。
参阅图2,双端面机械密封5由对称的两组静环9、动环10及中间安放的压簧N构成,装设在密封壳4中。两端的静环9套装橡胶密封圈8分别紧固在密封壳4的外止口K内和密封压盖6的止口H内,动环10配装橡胶密封垫11套装压簧N的端部,动环10端面与静环9的端面接触摩擦,密封壳4的开口端与密封压盖6的止口H配合套装,密封压盖6的法兰盘P带有安装孔L,可用于螺栓固定安装。
本实用新型与水泵7配合安装,将密封壳4、双端面机械密封5依次套装在泵轴3的内轴端上,由密封壳4的开口端灌注润滑油,再将密封压盖6由泵轴3的轴端套入,将双端面机械密封5封装在密封壳4内,用螺栓通过法兰盘P上的安装孔L将密封压盖6固定在轴套2的内开口端面上,双端面机械密封5的两组静环9、动环10配合,在密封壳4和密封压盖6构成了严密的复式密封装置。通过透明的塑料密封壳4,操作者可以随时观察双端面机械密封5的工作状况和润滑情况,非常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栋栋,未经杨栋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17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物品编码解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