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风扇温控调速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2020.9 | 申请日: | 2008-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554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生;滕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7/00 | 分类号: | F04D27/00;H02P1/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姜明 |
地址: | 250014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风扇 温控 调速 模块 | ||
1、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调速的计算机散热风扇,具体地说是一种风扇温控调速模块。
2、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集成度越来越高,各个配件的发热也越来越大。为了计算机安全稳定的工作,计算机内的散热风扇显得极为重要。
目前计算机散热系统内使用最多的是CPU风扇和机箱风扇。现在的CPU频率很高,发热量很大,因此CPU风扇是CPU散热必备的配件。计算机各配件通过散热装置将热量排到空气后,还需要机箱风扇将这些热空气及时排出,带走热量,同时吸进外部的冷空气。
CPU风扇和机箱风扇都是使用+12V电源,三线电源线,由于计算机运行状态的不同,各配件散发的热量会随着计算机运行状态的改变而改变。但是现在的使用风扇都只有一种转数,无法根据发热配件的温度调节合适的转数,无法达到节约功耗,降低噪音的目的。
3、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针对计算机内三线散热风扇的温控调速模块,根据配件散发的热量多少调节风扇的转数,从而达到节约功耗,降低噪音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将温度传感器的变化信号经放大、整流滤波后,驱动散热风扇,从而达到通过温度变化控制控制风扇转数的目的。该风扇温控调速模块,串接在风扇驱动电路中,由温度传感器、误差放大器、三极管和滤波器组成。温度传感器的电信号线连接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滤波器,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风扇的输出端。
上述风扇温控调速模块的控制电路是采用三极管或MOS场效应管的控制电路。所述的温度传感器是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所述的控制电路的电源是+12V电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1、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仅需在原散热风扇驱动电路中串接该风扇温控调速模块即可。
2、自动调节风扇转数,节约不必要的功耗,延长风扇使用寿命。
4、附图说明
附图1为风扇温控调速模块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5、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温控调速模块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温控调速模块,串接在风扇驱动电路中,由温度传感器、误差放大器、三极管和滤波器组成。温度传感器的电信号线连接误差放大器的输入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控制电路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滤波器,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风扇的输出端。
风扇温控调速模块的控制电路是采用三极管或MOS场效应管的控制电路。对于三极管控制电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路连接三极管的基极,电源连接三极管的发射极,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滤波器。对于MOS场效应管的控制电路,误差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电路连接MOS场效应管的栅极,MOS场效应管的源极通过电源线连接电源,MOS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滤波器。控制电路的电源是+12V电源。
上述的温度传感器采用NTC,即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热点”温度的变化会引起阻值的相应变化。误差放大器将NTC阻值变化,进一步转换成电压信号的变化,从而控制三极管的放大状态。通过利用温度传感器的控制功能和三极管的放大功能,从而调节风扇供电电压的大小。滤波器的输出端连接风扇的输入端,使散热风扇的输入电压更稳定。
除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要点外,其余都为本行业专业人员的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温控调速模块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因而,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浪潮电子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202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范围照明线路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提示功能的智能坐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