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式质量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2256.2 | 申请日: | 2008-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344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04 |
发明(设计)人: | 姚贤卿;祁晓明;武俊宪;朱承纲;姚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贤卿 |
主分类号: | G01F1/86 | 分类号: | G01F1/86;G01N33/00;G01N9/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梁翠荣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质量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内流体流量的测量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复合式质量流量计。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流量的测量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试验中应用极为广泛,如测量液体、气体、蒸汽等各种流动介质。流量计主要包括涡街流量计、靶式流量计、差压式流量计等。
涡街流量计是70年代发展起来的振荡型速度式流量计,它的出现立即引国内外流量行业和流量专家的极大关注,发展十分迅速。该类仪表具有结构简单,无可动部件,压损小,流速与介质的密度、温度无关,测量精度较高等特点。该流量计采用了涡街(即卡门)原理,若在流体中设置三角柱型旋涡发生体,则从旋涡发声体两侧交替产生有规则的旋涡,这种旋涡称卡门漩涡,旋涡列在旋涡发生体下游非对称地排列。设旋涡的发生频率为f,被测介质来流平均流速为V,旋涡发声体迎面宽度为d,表体通径为D,即可得到关系式f=St·V/〖(1-1.25d/D)d〗。
靶式流量计是近10多年发展起来的受力型的流量计,它具有涡街流量计共性的一面,如无可动部件,压损小等,它是基于悬挂在管道(即表体)中心位置的挡体,当流体流过该挡体时,其流速对挡体的迎流面产生的作用力F与流速(V2)的平方和流体的密度(ρ)乘积成正比,即F=Cd·A·ρ·V2/2式中F:挡体上受的力,Cd:阻力系数,V:流体的流速,A:挡体受力面积。
差压式流量计已在过程控制及流量计量方面成功地在全世界各种流量介质领域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最早的差压测量装置产生于伯努利定理提出后的十八世纪四十年代,运用该原理生产出了行销世界的流量喷嘴、文丘里管和孔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美国人提出了一种新的节流方式,采用锥体为节流元件,其悬挂在流体管道中,流体经管道中心的锥体压缩整流后沿管壁流动,克服了传统的差压式流量计自身结构绪多缺陷带来的缺点,如:流出系数不稳定、线性差、重复性不高,准确度不高,易积污和易磨损,量程比小,现场安装条件高等。目前,市场也有插入式涡街流量计。
至今为止,大多数流量计只能测量单相介质的体积流量,而不能测量两相和多相流体的流量,更无干度和密度测量的产品。能测量两相流或多相流并能同时测量干度和密度的流量计国内外尚无先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结构合理、安装和施工简便、测量精度高、可以测量两相和多相流体的流量,实现对流体的干度、密度、流量测量的复合式质量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复合式质量流量计,其包括有管道表体、涡街流量传感器、靶式流量传感器或差压式流量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以测量流速的涡街流量传感器为主体,其安装在管道表体上,旋涡发生体和涡街检测探头安装于管道表体中,管道表体下游安装有测量涡街升力的涡街流量传感器或测量流速作用力的靶式流量传感器或测量流量差压的差压式流量传感器,上游端设有多相流整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说的多相流整流装置由旋转式叶片轮、缩径区、扩散区、多孔整流器组成,外壳与管道表体一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涡街流量传感器、靶式流量传感器或差压式流量传感器组成复合式流量计,管道表体上游端设有多相流整流装置,对照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利用涡街流量传感器测量流速,靶式流量传感器测量流速作用力或差压式流量传感器测量流量差压或涡街流量传感器测量涡街升力,将传感信号组合,通过微处理器进行采集、计算、查表、就能实现对流体的干度、密度、流量测量。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安装和施工简便、测量精度高、特别适合测量两相和多相流体的流量、干度、密度,是一种理想的管道内流体流量的测量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又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多相流整流装置,2.涡街流量传感器,3.靶式流量传感器,31.差压式传感器,32.涡街流量传感器,4.旋转式叶片轮,5.缩径区,6.扩散区,7.多孔整流器,8.旋涡发生体,9.涡街检测探头,10.多孔整流器,11.管道表体,12.挡体,13.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贤卿,未经姚贤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22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油分筒油气分离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温控电热水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