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4437.9 | 申请日: | 2008-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602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赵笃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9/04 | 分类号: | H04R19/04 |
代理公司: | 潍坊鸢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希现 |
地址: | 261206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插针式 数字 驻极体 传声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字式驻极体传声器,具体涉及一种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
背景技术
传声器是一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表示声音的电信号的换能器件。俗称话简、麦克风,传声器的好环将直接影响声音的转换质量。传声器的种类很多,按照声音电信号的性质可分为模拟传声器和数字传声器。数字传声器因为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而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数字传声器的输出方式大多以引线方式或贴片方式为主,其不足之处在于:贴片式数字传声器主要适于回流焊工艺焊接,而引线式数字传声器只适用于手工焊接、且插板困难、焊接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插板迅速、焊接方便的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包括外壳,外壳内主要安装有振膜和电路板,电路板上焊接有A/D转换芯片和声电转换信号的输出电极,其结构特点是:所述声电转换信号的输出电极为插针式结构。
插针式电极呈棒状,由金属材料制作,所以该电极引脚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易定形,可以直接插入到安装孔中,插板非常方便。传声器的电路板上设有插针式电极引脚固定孔,插针式电极引脚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电路板上,插针式电极引脚与电路板连接可靠,所以焊接后传声器可以比较稳固地附着在设备上。
作为改进,为了使输出电极引脚在插入设备的安装孔时更方便,所述插针式结构输出电极的引脚外端部呈半圆球状。这样,输出电极引脚的端部比较圆滑,在插入安装孔时将更加快捷,节省了插入安装孔时的时间。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插针式结构输出电极的引脚数量为4个。这四个电极引脚分别为电源正电极引脚、电源负电极引脚、时钟信号输入电极引脚和声音电信号输出电极引脚,其中,电源正电极引脚和电源负电极引脚的主要作用是给电路板及其上部的电子元器件提供工作电源,时钟信号输入电极引脚主要负责向电路板上的A/D转换芯片提供工作时钟信号,声音电信号输出电极引脚以电源负电极引脚为信号参考地向外部输出转换后的声音电信号。
综上所述,采用这种结构的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结构简单、插板迅速、焊接方便,对手工焊接或使用波峰焊工艺焊接都非常适用。
附图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外壳,2为振膜,3为电路板,3-1为电源正电极引脚,3-2为电源负电极引脚,3-3为时钟信号输入电极引脚,3-4为声音电信号输出电极引脚,4为A/D转换芯片,5为铜垫,6为背极板,7为垫片,8为极环,9为腔体环,C为电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插针式数字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外壳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其内从外壳1底部到外壳1端部一次安装有铜垫5、背极板6、垫片7、振膜2、极环8、腔体环9和电路板3,外壳1的端部呈向外壳1内部弯曲的弧状,将上述所述外壳1内各部件压紧配合在外壳1内,其中电路板3上设有四个电极引脚安装孔,安装孔呈圆形,安装孔内固接有电极引脚,电极引脚呈圆柱状,由金属材料制作,四个电极引脚分别为电源正电极引脚3-1、电源负电极引脚3-2、时钟信号输入电极引脚3-3和声音电信号输出电极引脚3-4,并分别通过电路板3两侧的敷铜与A/D转换芯片4的电源正极输入端、电源负极输入端、时钟信号输入端和声音信号输出端电连接;为了使各个电极引脚在插入设备上的安装孔时更加方便、快速,电极引脚的另一端呈圆球状。
工作原理为:背极板6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其内部充有电荷,作为电容器C的一个极板,背极板6通过铜垫5、外壳1与电路板3中的A/D转换芯片4电连接。振膜2的一侧镀有金属层,该金属层作为电容器C的另一个极板,该金属层通过极环8与电路板3上的A/D转换芯片4电连接。振膜2随外界声音而震动,振膜2上的金属层随之震动,导致电容器C两极板上的电压发生变化,该变化经过A/D转换芯片处理后,转换为代表声音变化的电信号,并通过声音电信号输出电极引脚3-4和电源负电极引脚3-2输出。
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A/D转换芯片采用公知的ADAU1302芯片,在此不再细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4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控开关
- 下一篇:一种小型耐回流焊传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