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抽油泵防渣固定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4869.X | 申请日: | 2008-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8195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8 |
发明(设计)人: | 吕新青;吕云霏;高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原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53/10 | 分类号: | F04B53/10;F04B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00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抽油泵 固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油用抽油泵下端的固定阀,尤其是一种防渣固定阀。
背景技术
目前,抽油泵下端安装的固定阀总成的基本结构是由4个件组成,即固定阀罩、固定阀球、固定阀座和固定阀座接头,油田有杆采油作业绝大部分使用的是管式泵,管式泵的下井作业过程是:固定阀总成安装在泵筒下端,而泵筒又安装在油管下端,随油管一起下入油井中的预定位置。柱塞安装在抽油杆下端,随抽油杆一起通过油管内孔下入泵筒中,在柱塞和抽油杆下进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和油管内壁碰撞,致使附着在油管内壁上的垢片、锈片等残渣脱落。另外,在抽油杆下井过程中,地面井口是敞开的,因作业不慎或自然风砂也常有杂物落入井中,所有这些残渣废物都会沉积在抽油泵最下端的固定阀副处,在抽油过程中,阀球始终做升起和回落运动,使得这些残渣落物有机会附垫在阀球与阀座的密封口处,造成阀副的密封失效、无法抽油,被迫进行检泵作业,损失巨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抽油泵防渣固定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抽油泵防渣固定阀,包括固定阀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固定阀罩的上端设有防渣下接头和外管,所述外管的的上端通过防渣罩上接头和泵筒下接箍与抽油泵泵筒相连,其外管内部设有内管,所述内管的下端与固定阀出油孔相连通,在所述内管的上端设有防渣帽,所述内管的上部设有出油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可有效防止地面和油管中的残渣落物落入固定阀副中,从而避免由此导致的固定阀副密封失效。
2、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因检泵而造成的损失。
3、操作简单、安全实用。
附图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防渣帽上接头1、外管2、防渣帽3、内管4、防渣罩下接头5、固定阀罩6、固定阀球7、固定阀座8和固定阀座接头9。在内管4的上部设有出油孔10,其外管2上端通过防渣上接头1和泵筒的下接箍与抽油泵的泵筒相连,外管2下端通过防渣帽下接头5与固定阀罩6相连,上述固定阀罩6内装有固定阀座8,固定阀座8上有固定阀球7,固定阀座8通过固定阀罩6固定在固定阀座接头9的顶端。
在下井作业时,防渣固定阀和泵筒一起随同油管下入油井中预定位置,在柱塞和抽油杆的下井过程中,油管中的残渣和作业时由井口不慎落进的杂物会沉降到外管2和内管4的间隙中,因有防渣帽3的保护,这些残渣落物不会进入固定阀副之内,如此就完全避免了渣物附垫在固定阀球7与固定阀座8之间而导致的阀副密封失效的可能,杜绝了由此而发生的检泵作业,减少了相应的经济损失,提高采油生产的经济效益。
抽油时,通过固定阀罩6的出油孔进入内管4的原油,经过内管4上部的出油孔10进入内管4与外管2的环形空间内,再通过防渣罩上接头1的出油孔进入抽油泵的下泵腔。
本实用新型的抽油泵防渣固定阀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生产操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示技术特征外,其余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原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日照原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8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