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热式采暖炉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4945.7 | 申请日: | 2008-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9307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高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宽 |
主分类号: | F24H1/44 | 分类号: | F24H1/44;F24H1/43;F24H1/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700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热 采暖炉 | ||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采暖炉具;具体涉及一种生活或工作场所利用燃煤热量转换为热水循环的采暖炉。
(二)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利用燃煤热量转换为热水循环的采暖炉,其结构是由圆形或方形保温夹层容水炉体和夹层容水排烟管相接连通构成,利用其内腔表面作为热源吸收体进行采暖。存在不足:一是燃煤在炉体燃烧产生的热源大部分虽被所述的热源吸收体吸收转换为热水循环,但仍有相当一部分高温烟火没有被炉体内腔吸收利用而通过排烟管道排至室外。二是炉体内腔的燃煤层燃烧将尽时,通常是靠近炉体内腔壁周边表面的燃煤层先燃尽熄灭成灰渣,而靠近炉体中部的燃煤层仍在燃烧并具有高温热量,此时夹层容水炉体内腔壁周边表面,距其内腔中部的高温燃煤层因有灰渣隔离而吸热效率低,大部分热量则通过排烟管道排至室外。上述两点不足均降低了夹层容水炉体采暖循环水的加热效率,增加了煤炭的消耗。
(三)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采暖循环水加热效率并降低煤炭消耗的内热式采暖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内热式采暖炉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炉座和置于其上的保温夹层容水炉体,其改进在于:在所述保温夹层容水炉体内腔中部,设有盘绕的加热管上、下端,分别与所述炉体内腔壁上、下端的夹层容水腔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采取上述结构,通过在炉体内腔中部设有盘绕的加热管,当炉体内腔的燃煤层处于其底部,加热管外圆表面对燃煤层的高温烟火起到阻挡、隔离、延缓其外排的作用,使炉体内腔的高温热量较充分地被炉体内腔壁和加热管表面吸收。当炉体内腔的燃煤层处于其中部时,置于炉体内腔的加热管外圆表面则全部被包覆于高温燃烧的燃煤层中,充分起到炉体内腔壁和加热管表面两处热源吸收体的双重采暖作用。待炉体内腔的燃煤层燃烧将尽,靠近其内腔壁周边表面的燃煤层燃尽熄灭成灰渣时,置于炉体内腔靠近其中部位置的加热管,仍可利用炉体中部燃煤层所具有的高温热量,继续对加热管内采暖循环水进行加热。同现有技术相比,在炉体内腔高温燃煤层部位,增设了热源吸收体进行热量转换,有效地提高了采暖循环水的加热效率,并明显降低了煤炭消耗。
(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带有剖面的主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图1所示。这种内热式采暖炉,包括炉座和置于其上的保温夹层容水炉体;它是在所述保温夹层容水炉体内腔中部,设有盘绕一圈半的加热管上、下端,分别与所述炉体内腔壁上、下端的夹层容水腔2相连通。本实用新型根据不同的室内供暖面积大小,可设成不同的规格型号。安装时,本实用新型的排烟管通过烟筒相接连于室外,所述排烟管上端部连有的接头与供暖的热水输出管相接;炉体下端连有的接头与供暖的回水管相连。使用时,提起炉盖3将炉体内腔燃煤点燃,燃煤的高温热量即可分别对炉体内腔壁和加热管的表面双重加热进行热量转换,实现了采暖炉体内循环水的快速加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其它技术特征,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化显然都应视为等同特征,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宽,未经高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49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