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自然制冰蓄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5931.7 | 申请日: | 2008-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77772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22 |
发明(设计)人: | 辛嵩;邹玉红;魏诚;崔延红;张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5C1/02 | 分类号: | F25C1/02;F28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510山东省青岛市经***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自然 制冰蓄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冰蓄冰领域,是利用重力热管在冬季自然条件进行制冰蓄冰的一种新型自然制冰蓄冰装置。
背景技术
“发明专利公报”公开了名称为“利用冬季制冰,人造地下空间储冰,夏季使用的方法”、申请号:200610145888.3的专利。该制冰储冰方法的技术思路是:在冬季,将水注入一定形状的容器,当容器中的水结冰后,将冰块取出,存入人造地下空间,而容器继续注水结冰,存入人造地下空间,以此反复至人造地下空间存满冰块,封闭人造地下空间至来年夏天取出冰块使用。该方法因增加了将冰块取出及搬运到人造地下空间两个中间环节,制冰蓄冰效率低,造成人力及能源的浪费。该方法只能在冬季温度较低的地区使用,不具有普遍适用性。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自然制冰蓄冰方式存在的制冰蓄冰效率低、人力及能源浪费以及不具备广泛适用性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自然制冰蓄冰装置,该装置省去了蓄冰过程中的取冰和搬运环节,能够在无人操作下运行,不需要消耗能源,提高了制冰蓄冰效率,系统结构简单,制冰池及蓄冰池合二为一,对室外温度要求较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地下挖一个大型制冰蓄冰池,四周及池底使用绝热材料保温,并加盖绝热材料制成的盖子。在制冰蓄冰池中按等边三角形布置带径向翅片的重力热管,重力热管蒸发段布置在池中,带径向翅片的重力热管冷凝段布置在空气中,径向翅片有利于重力热管冷凝段与外界空气进行能量交换。冬季,向池中注水,由于水中温度高于外界空气温度,水中热量由重力热管传递到外界空气中,池中水结冰;夏季,虽然空气温度高于池内温度,但由于重力热管的单向导热性,热量不会由空气传递到制冰蓄冰池,在绝热材料的作用下制冰蓄冰池中的冰不会融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免去了蓄冰过程中取冰和搬运环节,能够在无人操作下运行,不需要消耗额外能源,制冰效率高,系统结构简单,制冰池及蓄冰池合二为一,对室外温度要求较低,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新型自然制冰蓄冰装置剖面图。
图2是一种新型自然制冰蓄冰装置俯视图。
在图中,1.制冰蓄冰池,2.盖子,3.重力热管,4.蒸发段,5.冷凝段,6.径向翅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
在图1中,制冰蓄冰池(1)四周及池底使用绝热材料保温,并加盖绝热材料制成的盖子(2),重力热管(3)蒸发段(4)布置在池中,带径向翅片(6)的重力热管(3)冷凝段(5)布置在空气中,径向翅片(6)有利于重力热管(3)冷凝段(5)与外界空气进行能量交换。在冬季时,水中热量由重力热管(3)传递至外界空气中,池中水结冰。在夏季时,虽然空气温度高于池内温度,但由于重力热管(3)的单向导热性,空气中的热量不会向池中传递,在绝热材料的保温作用下制冰蓄冰池(1)中的冰不会融化。
在图2中,重力热管(3)在制冰蓄冰池(1)内按等边三角形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93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继电器机械性能综合测试机
- 下一篇:简易太阳能供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