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体外负压引流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5972.6 | 申请日: | 2008-07-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13956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4-01 |
发明(设计)人: | 齐宝琴;安东来;于华强;姜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宝琴 |
主分类号: | A61M27/00 | 分类号: | A61M27/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200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外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体外负压引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在一些常规体表小手术后,常用负压引流器引流,但常用的负压引流器,一是体积较大;二是内部设有弹簧,三是开关设置不合理。在日常使用时,一是使用不便;二是弹簧常将袋体扎破;三是倒渗液时不方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用橡皮条引流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体外负压引流器。该体外负压引流器。不但能将伤口内的血性渗液及时引流,而且能够预防切口的感染,医护人员可根据流量,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使切口早日愈合。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体外负压引流器,其包括微细导管、液体瓶和负压球,其特征是:液体瓶瓶盖上设有三通,微细导管与液体瓶瓶盖上三通的一个端口相接,负压球通过导管与液体瓶瓶盖上三通的另一个端口相接,负压球上设有单向阀,微细导管上设有侧孔,液体瓶是透明的表面还设有计量刻度。使用时将微细导管带有侧孔的一端放于手术切口的深部,使微细导管侧孔位于创面内,以免连接负压后漏气。另一端自切口下端引出,用一号丝线缝合固定于手术切口皮肤上。微细导管末端与液体瓶瓶盖上三通的一个端口相接,反复挤压负压球,通过单向阀排空液体瓶内的空气,使瓶内形成负压,将手术切口内的渗液引到液体瓶内,可通过观察液体瓶表面设有的计量刻度,及时将液体瓶内的渗液倒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医护人员可根据引流量及时采用相应措施,使切口早日愈合。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侧孔,2.微细导管,3.三通,4.导管,5.负压球,6.单向阀,7.瓶盖,8.液体瓶,9.计量刻度。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中,一种体外负压引流器,其包括微细导管2、液体瓶8和负压球5,其特征是:液体瓶8瓶盖7上设有三通3,微细导管2与液体瓶8瓶盖7上三通3的一个端口相接,负压球5通过导管4与液体瓶8瓶盖7上三通3的另一个端口相接,负压球5上设有单向阀6,微细导管2上设有侧孔1,液体瓶8是透明的表面还设有计量刻度9。使用时将微细导管2带有侧孔1的一端放于手术切口的深部,使微细导管2侧孔1位于创面内,以免连接负压后漏气。另一端自切口下端引出,用一号丝线缝合固定于手术切口皮肤上。微细导管2末端与液体瓶8瓶盖7上三通2的一个端口相接,反复挤压负压球,通过单向阀6排空液体瓶8内的空气,使瓶内形成负压,将手术切口内的渗液引到液体瓶8内,可通过观察液体瓶8表面设有的计量刻度9,及时将液体瓶内的渗液倒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宝琴,未经齐宝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59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自动灭火弹
- 下一篇:一种制香机方便模头及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