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角膜灌流培养保存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6706.5 | 申请日: | 2008-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435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5-27 |
发明(设计)人: | 于涛;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涛;蒋华 |
主分类号: | A01N1/02 | 分类号: | A01N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31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角膜 灌流 培养 保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角膜灌流培养保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眼库中所采用的角膜保存装置是大多是将角膜片直接或悬吊后置入装满培养液的培养瓶中保存,保存期间换液或者不换液。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静态、封闭的系统中,角膜与周围环境缺乏有效的物质交换,培养液中营养物质得不到很好的利用及补充,代谢产物和内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制约角膜细胞正常代谢,缩短其保存时间。而且人为地更换培养液,操作复杂,不能保持角膜生存环境的稳定以及有效防控培养中的污染。另外,传统方法中角膜片直接与培养瓶接触或者悬吊容易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及脱落,保存过程中也无法简便地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显微镜观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而提供一种可有效改善培养条件的保存装置,以便更适合角膜的培养保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它由瓶盖7、瓶体1、固定杆3、底座4、入水管5、出水管6和螺栓8组成,固定杆3和底座4固定在瓶体1上,底座4的高度高于入水管5和出水管6的高度,螺栓8可沿固定杆3上下滑动,瓶盖7通过卡槽2盖在瓶体1上。其优点是:该装置可以进行自动换液,通过连续向装置内灌注培养基可以为角膜提供充分营养成分,并循环带走代谢产物,维持相对稳定的培养液浓度和PH值,同时程序化、密闭的系统简化了操作程序,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消耗,减少了外环境的污染。角膜被放置于螺栓和底座之间形成稳定的支点固定使角膜减少与瓶壁的碰撞,便于运输投送。装置使用透明材料制成,易于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对培养过程中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观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原理图。
图2是本装置的俯视图。
图3、图4、图5是角膜灌流培养保存装置各部件的前面立体图。
图1、图2、图3、图4、图5中1.瓶体,2.卡槽,3.固定杆,4.底座,5.入水管,6.出水管,7.瓶盖,8.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打开瓶盖7,用无菌显微手术镊夹住角膜片的巩膜部分,内皮面向下平放在底座4上,用螺栓8轻轻固定角膜片的巩膜部分于底座4上。启动装置外接的蠕动泵,将培养液从入水管5缓慢加入瓶体1中,待液体加之瓶体的4/5时,盖紧瓶盖7。调节蠕动泵至合适的流速,缓慢向装置内加入培养液,利用压力将瓶体1中多余的培养液从出水管6排出,进行自动换液。装置置于31℃,5%CO2恒温培养箱中培养保存,每天利用导致相差显微镜对角膜内皮细胞进行观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涛;蒋华,未经于涛;蒋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67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