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痔疮套扎器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7131.9 | 申请日: | 2008-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69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董桂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桂梅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014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痔疮 套扎器 | ||
(一)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痔疮治疗器具,特别涉及一种痔疮套扎器。
(二)背景技术
内痔治疗有多种方法,手术切除需要在手术室进行骶管麻醉,麻烦、创伤大、术后出血、患者痛苦大、费用高;注射法是用注射器把硬化剂注入痔核促使其萎缩,虽简单但复发率高、效果差;套扎法的效果虽被肯定,但现有的套扎工具操作仍较麻烦,需要多人配合,痛苦也较显著。专利号为94237911的电筒式负压吸引痔疮结扎器,由外壳、固定在外壳内的负压管道、能够套接在负压管道前端的胶环、能够将胶环从管道上脱下的脱下机构组成,负压管道尾端有一泄气小孔,脱下机构包括套接在负压管道外侧的套筒,套筒的一端带有凸沿,凸沿与外壳之间有一复位弹簧,外壳上铰接有一可控制套筒移动的推环扳机。由于其形状结构的局限性,导致使用不够方便,需要双手使用,胶环的安装也不方便,泄气小孔的密封和泄气效果也不够好。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泄气开关密封和泄气效果好、安装胶环方便、可单人单手操作的痔疮套扎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痔疮套扎器,由外壳、负压管道、胶环、胶环脱下机构、泄气开关组成,其特殊之处在于:泄气开关包括塞头、胶塞、泄压扳机,塞头固定在负压管道上,塞头的中间带有一通孔,胶塞一端与塞头的通孔对应,一端固定在泄压扳机上,泄压扳机铰接在外壳上。
本实用新型的痔疮套扎器,为了安装胶环方便,负压管道的前端的外侧套接一圆锥形的上环锥帽。
本实用新型的痔疮套扎器,为了单手使用的方便,其外形为手枪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内痔治疗,毋需麻醉,单人既可操作完成,单手即可控制添加负压、吸入内痔、圈套结扎、消除负压等一系列动作,简单、安全、痛苦小、疗效可靠。泄气开关密封和泄气效果好;设计的上环锥帽可快速补充胶圈,安装胶环方便,适应不同结扎数量的临床需要。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外形图,图2为结构图。
图中,1吸痔管,2推环管,3枪柄,4推环扳机,5塞头,6胶塞,7泄压扳机,8吸引接头,9内连接管,10吸引接头,11弹簧,12上环锥帽,13胶环,14塞堵。
(五)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1-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的痔疮套扎器,外形为手枪形,由外壳、负压管道、胶环13、胶环脱下机构、泄气开关组成,泄气开关包括塞头5、胶塞6、泄压扳机7,塞头5固定在负压管道上,塞头的中间带有一通孔,胶塞6一端与塞头的通孔对应,一端固定在泄压扳机7上,泄压扳机铰接在外壳上。负压管道的前端的外侧套接一圆锥形的上环锥帽12。
本实用新型的痔疮套扎器,其脱下机构包括套接在负压管道外侧的推环管2,推环管的一端带有凸沿,凸沿与外壳之间有一复位弹簧11,外壳上铰接有一可控制推环管2移动的推环扳机4。负压管道包括水平的吸痔管1、固定在吸痔疮管上的接头10、固定在外壳上的接头8、固定在两个接头之间的内连接管9,推环管和泄气开关分别位于吸痔管1的前后两端。推环管和吸痔管的前端还有一塞堵14,塞堵的一端为可塞入吸痔管1的内塞头,该痔疮套扎器用完后为保持卫生,可将塞堵堵住吸痔管的前端。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及原理为:
1、取一只上环锥帽12,套入吸痔管1前端,用手将胶环13推到吸痔管前端外面,则胶环处于待击发状态。
2、把吸引设备的连接管连接到吸引接头8上,则吸力可通过内连接管9、吸引接头10传达到吸痔管1前端,用于吸入内痔。在前端不需要吸力或需要释放前端的吸力时,下压泄压扳机7,则胶塞6离开塑料塞头5的中心孔,吸力被此通道释放。
3、手术医师手持枪柄3,下压泄压扳机7,吸痔管1前端对准并紧贴内痔,释放泄压扳机7,则内痔被吸入吸痔管1;勾拉推环扳机4,使推环管2相对吸痔管1向前移动,迫使吸痔管前端外面的胶环13向前方脱离吸痔管并圈套在内痔根部。释放推环扳机4,推环管依靠弹簧11自动复位。
4、下压泄压扳机7,释放吸力,缓慢回撤整个套扎器,使内痔从吸痔管1脱出,则一处结扎完成。
5、如果进行多处结扎,再取一只上环锥帽12,其后步骤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桂梅,未经董桂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71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