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鱿鱼的加工工具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7893.9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63368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锦东;刘扬瑞;步营;吕雷刚;曲长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祥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2C25/00 | 分类号: | A22C25/00;A22C25/14;A22C25/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311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鱿鱼 加工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工水产品的辅助工具,特别是一种可以用来刮除鱿鱼皮和掏除鱿鱼内脏的加工工具。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鱿鱼是生活在海洋中的软体动物,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名贵海产品。其在加工时,为了达到产品的要求,需要去除鱿鱼躯体外的鱼皮和躯体内的内脏。而目前是采用去皮机对鱿鱼躯体外表进行去皮,但是在鱿鱼躯体边部和尾部等部位,其鱿鱼皮与躯体结合的十分牢靠,造成了鱿鱼躯体边、尾部位的一些鱼皮无法去除干净。生产中往往是利用人工用手或搓擦布等辅助用具来搓擦去掉未除净的鱼皮。目前,鱿鱼内脏的去除只能采用人工手掏的方式来去除,存在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的不足。由于鱿鱼在加工时,要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在人工搓擦去除鱿鱼皮、手掏去除内脏过程中,用手长时间直接接触低温鱿鱼,会影响工人的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人工搓擦去除鱿鱼皮及手掏去除内脏存在着工人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且影响身体健康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鱿鱼的加工工具。该鱿鱼的加工工具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不仅能够刮除残余的鱿鱼皮,同时还可以用来掏除鱿鱼内脏,提高了加工作业速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鱿鱼的加工工具,包括一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一端部固定联接一弹性环状体,该弹性环状体是由一金属薄片加工而成,其工作端呈弧形状,工作端的端缘处开有刃口。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人工手持把手,利用弹性环状体工作端缘处的刃口刮除去皮机未去除的鱿鱼皮及掏除内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鱿鱼的加工工具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清洗,使用方便,提高了加工作业的质量和速度,较好地保护了工人的身体健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把手,2.弹性环状体,3.刃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鱿鱼的加工工具,是由一把手1和一弹性环状体2固定联接而成。
在图1中,把手1可以是采用不锈钢或木质或其他金属材质制造而成。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先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如图2所示,弹性环状体2是由金属薄片加工而成,该金属薄片以不锈钢为最佳。其工作端呈一弧形状。在图1、图2中,工作端的端缘处开有刃口3。弧形状的工作端部一是便于集中刮除鱿鱼躯体边、尾部较难去净的鱿鱼皮;二是便于其伸入鱿鱼的躯体内,掏拉、摘除其内脏。
把手1和弹性环状体2之间采用的是焊接联接。
鱿鱼的躯干部经去皮机去皮后,对于残留的鱿鱼皮,可使用本实用新型刮除。操作时,工人一只手抓住鱿鱼,用另一只手把持把手1,带动弹性环状体2往返几次,便可刮除未去净的鱿鱼皮。
掏除内脏时,用手把持把手1,将弹性环状体2伸入到鱿鱼的体腔内,掏拉带出内脏,再重复一次就可以把鱿鱼内脏彻底去除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祥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泰祥集团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78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婚交杯专用交心酒容器
- 下一篇:一种隐藏式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