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上环形胎面成型机有效
申请号: | 200820027899.6 | 申请日: | 2008-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5776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6-17 |
发明(设计)人: | 蓝宁;张希望;张洪亮;王旭;刘永禄;王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62 | 分类号: | B29D30/6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5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 成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应用于轮胎翻新制造设备的上环形胎面成型机,属于橡胶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由于汽车、飞机等运载器的普及使用,每年都会造成大量的报废轮胎需要处理。既形成了橡胶资源的浪费、又带来环境污染的一系列问题。目前针对胎面花纹被磨损的旧轮胎,一般采取翻新处理的方法以再次投入循环利用。
目前现有的轮胎翻新设备,采用打磨机械以将旧轮胎的胎面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将中垫胶粘附于胎体上,通过手工方式将新的环形胎面套装在胎体上,经过压合、贴附形成复合件,最后送入硫化罐中进行硫化成型。
在套装环形胎面的过程中,由于胎体较硬、贴合在胎体表面的中垫胶粘性较大,往往难于准确地将环形胎面与胎体进行套装,经常出现跑偏现象,因此使用手工方式套装胎面既费时费力,又难以准确定位。
而且,采用手工套装环形胎面的工艺,也会过度地拉伸胎面某一部位而造成环形胎面的局部变形,从而影响到环形胎面与胎体之间的贴合,局部形成气泡而影响到轮胎翻新质量。
另外,在套装环形胎面时只能是在上一个胎面贴合后,再进行下一个胎体涂附中垫胶的工艺步骤,然后才可进行下一个胎面贴合,整体生产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环形胎面成型机,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整体式成型机设备。设计目的是实现一种环形胎面沿径向均匀膨胀的机构和方法,提高环形胎面与胎体同轴心套装的准确度,避免出现胎面跑偏的现象。
设计目的还在于,在环形胎面被膨胀并扩充的同时,避免出现局部拉伸和变形,以保证环形胎面与胎体之间的套装紧密性,改善轮胎翻新整体质量。
另一设计目的是,采用可往复旋转的整机结构以实现在2个轮辋上递次进行涂胶、贴合和滚压胎面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胎面套装准确性。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所述的上环形胎面成型机主要包括有主机、滑座、夹持环、膨胀环和组合压辊。其中,
主机,具有一封闭的主机箱和底板;在主机箱内部设置有至少2组主轴总成,在每一主轴总成的外端套设一个用于承载胎体的圆形轮辋;
滑座,包括由驱动电机驱动连接并分别承载夹持环、膨胀环沿其纵向往复移动的滚珠丝杠,以及设置在底架上的直线导轨;
夹持环,在其夹持环体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个沿圆周均匀分布的、由气缸驱动连接的压板;
膨胀环,在其膨胀环体的垂直部一侧设有若干个沿其圆周分布并轴向连接的支撑杆,在膨胀环体的垂直部另一侧设有连接并驱动所述支撑杆沿径向移动以支撑环形胎面的驱动部;
组合压辊,包括由电机驱动沿横向往复旋转移动的分合压辊、以及由气缸驱动沿纵向导轨伸出的多片压辊。
如上内容,所述上环形胎面成型机具有以下优点:
1、提供一种整体式成型机设备和机械式胎面膨胀和套装、压合的工艺方法,有效地提高环形胎面与胎体同轴心套装的准确度,从而避免胎面跑偏现象的发生;
2、避免环形胎面被局部拉伸和变形,能够保证与胎体之间的套装紧密性,改善轮胎翻新整体质量;
3、采用可往复旋转的整机结构以实现在2个轮辋上递次进行涂胶、贴合和滚压胎面的操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胎面套装准确性。
附图说明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上环形胎面成型机的示意图;
图2是所述膨胀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轴向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的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3的侧向示意图;
图6是图3中A-A向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3中B-B向剖面示意图;
图8是所述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在图8中去除主机箱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的侧向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所述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所述夹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压板压向胎面的前、后2个状态的对比示意图;
图15是所述组合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侧向剖面结构图;
如图1至图16所示,主机1,滑座2,夹持环3,膨胀环4,组合压辊5,操作箱支架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78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卡式数显千分尺
- 下一篇:管线对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