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用虎钳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8345.8 | 申请日: | 2008-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64974Y | 公开(公告)日: | 2008-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应时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应时 |
主分类号: | B25B1/24 | 分类号: | B25B1/24;B25B1/02;B25B1/1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李中群 |
地址: | 710089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虎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在机械制造加工和修理行业中用于装夹工件的多用虎钳。
背景技术
目前本领域公知的普通虎钳一般只能直接夹持结构较为简单的工件产品,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若需加工其它形状的复杂零件,往往就要制造专用的工艺装备,所以普通虎钳存在着适用范围窄、通用性不强、不能满足特殊零件装夹要求及工装制造成本高等缺点;另外,现有的普通虎钳钳口采用钳口与钳身间的螺纹紧固联结方式,更换特殊钳口时,拆卸不便,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产品加工的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提供一种结构新颖、使用方便,可根据不同的生产需要组合出相应夹具,从而生产工效得以提高并可有效降低工装制造成本的多用虎钳。
用于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所提供的多用虎钳具有一个带调节丝杠的底座,在底座上设置有一个固定钳口基座和一个可在底座调节丝杠驱动下相对固定钳口基座移动的活动钳口基座,在两基座相向的座面上均装有虎钳钳口,两钳口基座和各自相邻钳口之间通过对插燕尾形的楔形连接机构装接,在钳口的内侧面上按行、列等间距地排布有多个圆形定位销孔,同时在钳口面板上对各孔标注有相应的坐标编号,在钳口的内侧面上配设有至少两个与圆形定位销孔配合的长定位心轴。该虎钳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形状工件的生产需要,通过加工文件中给出的孔坐标,操作者可利用钳口定位销孔和长定位心轴间的选位配合,按要求组合适应生产需要的夹具(通俗的讲类似儿童的拼装玩具),从而实现装备的柔性化、模块化;另外由于在钳口基座上增设了对插燕尾形的楔形连接机构,形成快卸快装的夹具,也大大提高了产品加工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用虎钳是一种高效、便捷的夹具,它改变了传统虎钳适用范围窄,通用性不强,无法满足特殊零件的装夹要求的缺点,解决了以往在新产品研制过程中,复杂零件需要制造专用工艺装备的难题,具有生产准备工作快捷方便、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等优点,可大大提高了新产品的研制周期,降低了工装制造成本和材料成本。如果将其用于数控机床的加工,可以缩短加工准备周期,大幅度提高加工效率,使得整个生产线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生产柔性,从而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钳口基座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钳口基座的侧向结构视图。
图4为虎钳钳口的内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虎钳钳口的侧向结构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装夹、定位曲面零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侧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高效钳口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内容做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制作结构并不仅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多用虎钳由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固定钳口基座6和活动钳口基座3以及设置在两基座上的虎钳钳口4组成,活动钳口基座3可在底座调节丝杠2驱动下相对固定钳口基座6移动,起到对零件5的夹放作用。钳口基座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在基座的内侧面上开有燕尾槽a,在基座的两边设有限位器10和闭锁机构11。虎钳钳口4的基本结构如图4和图5所示,在钳口4的内侧面上按行列等间距地排布有多个圆形定位销孔41并有相应的坐标编号,在两钳口4的外侧面上设有与基座燕尾槽配合插装的燕尾形凸台b。零件5在被粗加工、半精加工时,只需要施加垂直于钳口的夹紧力,因而在粗加工、半精加工时,不需紧固更换后的钳口,从而提高了准备工作的效率;而对于精加工工序,可以采用闭锁机构将钳口锁紧,防止位移。限位和闭锁机构可以按需采用或简单、或复杂的机械结构。在数控加工行业,对虎钳基准一次校准后,无论如何调整零件的定位基准,都不需要重新校准坐标,因为夹具上定位孔是标准的等间距孔。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6~图1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应时,未经李应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3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