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阀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8377.8 | 申请日: | 2008-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206634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3-11 |
发明(设计)人: | 叶中榕;张永信 | 申请(专利权)人: | 捷耐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38 | 分类号: | F16K1/38;F16K25/00;F16K31/5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65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阀门,具体是一种密闭阀。
二、背景技术
阀门是通用机械的重要分支,产品主要安装在各种管道系统中用于控制流体的压力、流量和流向,是管网中流体控制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城建、环保等行业。目前,在管网运行过程中所使用的阀门的密封面和阀座密封圈为单一的平面结构,并且其密封面即为流体介质的通道,密封面长期受流体介质的冲蚀,磨损很快,降低了阀门的密闭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现有技术中采用传统的直线运动丝杠,在阀门的开启和关闭时丝杠沿阀杆做上下旋转运动,不利于阀杆处的密封。上述存在于阀门结构中的缺陷,导致流体介质的跑、冒、滴、漏现象时常发生,造成能源浪费;有毒介质的泄露会造成环境污染,甚至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如果高温、高压或燃气管网出现质量问题,管网系统的设备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会方式燃烧或爆炸事件,其后果将难于想象。并且阀门的丝杠易损伤,增加了维修的难度和成本。因此,如何根治阀门介质的外漏顽疾,解决内漏难题,开发研制一种密闭性强、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实用性强的阀门已成为管道系统的重要课题。
三、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由于密闭性差、使用寿命短,易造成泄露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密闭阀。
本发明包括阀体、阀座密封圈、密封阀瓣、调节补偿装置和阀盖,其技术特征在于:1.将密封阀瓣与密封圈和阀座相配合的表面自上而下分别为柱面、弧面和锥面,具体是密封阀瓣与补偿装置相邻部分为柱面,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隙;与密封圈相配合部分为弧面;与阀座相配合部分为锥面。2.在阀盖、补偿装置和阀座之间嵌装一剖面为类似三角形的密封圈。
本发明改传统的柱平面的密封面为三维型面的密封面,当阀门关闭时,阀瓣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施力于弹性密封圈上,此时,密封圈产生变形,由于与其相配合的密封阀瓣为弧面,弹性密封圈会向上伸展进入补偿装置与密封阀瓣柱面之间的间隙,实现柱面区域的密封。锥面与阀座直接密封,同时起到限位作用。当密封圈磨损后,通过拧紧压盖的螺栓,使补偿装置向下施加压力,将密封圈挤压,使其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由于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使得阀门的密封面实现了三维互补的三向密封,其密封效果紧密可靠,有效解决了传统阀门的跑、冒、滴、漏现象,具有结构简单可靠、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四、附图说明
附图1是密闭阀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密闭阀结构示意图的A局部放大图;
附图3是密闭阀结构示意图的B局部放大图。其中:
1.阀座 2.阀座密封圈 3.密封阀瓣 4.调节补偿装置 5.中部密封圈
6.阀盖
五、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包括阀座1、阀座密封圈2、密封阀瓣3、调节补偿装置4、中部密封圈和阀盖6,其中,在阀体内调节补偿装置4的下端,密封阀瓣3与调节补偿装置4、阀座密封圈2和阀座1相配合的表面自上而下分别为柱面、弧面和锥面,具体是密封阀瓣3与补偿装置4相邻部分为柱面,并且两者之间有间隙;密封阀瓣3与阀座密封圈2相配合部分为弧面;密封阀瓣3与阀座1相配合部分为锥面。在阀体内补偿装置4的上端,阀座1与调节补偿装置4和阀盖之间形成密封,在阀盖6与阀座1和调节补偿装置4相邻的部位,阀盖6下表面有一15°的倒角,补偿装置4上表面有一30°的倒角;阀盖6和调节补偿装置4的倒角使该部位形成了一个三角形的空隙;在该空隙内嵌入一个横剖面为三角形的密封圈,并且该密封圈三角形边的角度分别与阀盖6和调节补偿装置4的倒角相配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例改传统的柱平面的密封面为三维型面的密封面,当阀门关闭时,补偿装置在压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并施力于弹性密封圈上,此时,密封圈产生变形,由于与其相配合的密封阀瓣为弧面,弹性密封圈会向上伸展进入补偿装置与密封阀瓣柱面之间的间隙,实现柱面区域的密封。锥面与阀座直接密封,同时起到限位作用。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捷耐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捷耐特阀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3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柱坐标激光扫描振镜
- 下一篇:光学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