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尾转向驱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820028633.3 | 申请日: | 2008-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1176180Y | 公开(公告)日: | 2009-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青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青天 |
主分类号: | B62D11/00 | 分类号: | B62D11/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子安 |
地址: | 715602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尾 转向 驱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向驱动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的车尾转向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一种良好的代步工具越来越普及,而与此同时,停车场用地也越来越紧张,需要占用较大道路面积的汽车转向掉头的问题更是日渐突出。另外,对于一些旧有的社区,由于其当时所建的道路都比较狭窄,从而不能满足现在汽车掉头转向的需求,现如今如果再进行道路改造,则又会造成可使用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少,同时在土地价格越来越昂贵的情况下,需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实践中,尤其在山路、小路等路段车辆进行转向的难度更大,特别是对大中型车辆来说转向不灵活,甚至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车尾转向驱动装置,其结构简单且使用操作方便,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车辆车体的灵活转向。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尾转向驱动装置,包括安装在后轮驱动轴左半轴和/或右半轴上的主动齿轮一和主动齿轮二、分别与主动齿轮一和主动齿轮二相对应的安装在转向车轮轮轴两端的从动齿轮一和从动齿轮二、安装在转向车轮轮轴中部的转向车轮、与转向车轮轮轴相连并带动其沿两个平行导轨来回移动的折合式活动支撑架以及与折合式活动支撑架一端相连并为其提供动力的动力系统,所述折合式活动支撑架的另一端接有竖向支撑柄,支撑柄上端固定在车体上;所述导轨靠近后轮驱动轴的一端与固定在后轮驱动轴上的限推挡板相接,导轨的另一端固定在车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动力系统为液压动力系统,所述折合式活动支撑架与液压动力系统之间通过液压推合拉离柄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液压动力系统为安装在车体内部的为车提供动力的液压动力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折合式活动支撑架由两个折合式活动连杆组成,其分别固定在转向车轮两侧的转向车轮轮轴上,每个活动连杆上半部分的另一端接竖向支撑柄,竖向支撑柄位于转向车轮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与动力系统相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同时与安装在车体内部方向盘上的转向器相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且加工制作方便;2、包括人工控制与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能够一次性完成角度在90°-180°之间的大角度转向;3、车体转向不受周围区域的限制小,能够实现在超出车体长度一米的范围内的原地转向;4、省时、节油且转向灵活,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车体的转向,180°的大角度转向也可在数秒内完成;5、安全系数高,打后档进行倒车时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相应避免;6、使用操作简便,转向灵活,因而在车体进行大转弯时也不需要进行前后换档;7、适用面较大且作用效果好,尤其适用于中小型的后驱动车辆,特别在警车在山路、小路、车流紧张的道路等路段上执行追捕任务时,能迅速、灵活进行转向,对于中型车辆,可在后轮驱动轴的左半轴与右半轴上对称安装两组车尾转向驱动装置,其转向效果更佳。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 2-主动齿轮一; 3-主动齿轮二;
4-后轮驱动轴; 5-从动齿轮一; 6-从动齿轮二;
7-转向车轮; 8-液压推合拉离柄; 9-液压动力系统;
10-导轨; 11-转向车轮轮轴; 12-支撑柄;
13-折合式活动支撑架; 14-限推挡板; 15-控制器;
16-转向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青天,未经王青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8200286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举动学习装置和车辆举动学习程序
- 下一篇:光波导的制造方法